確保公民待遇比PR更好以鼓勵入籍?官方蓋章:是的

2018年05月05日   •   9861次閱讀

鼓勵永久居民入籍的最佳方法是繼續確保公民的待遇比永久居民更好,以肯定公民對國家的付出。

新加坡副總理兼國家安全統籌部長張志賢日前以書面方式回應工人黨阿裕尼集選區議員畢丹星的口頭詢問時說:

「鼓勵那些符合條件並已決定在這裡創造未來的永久居民考慮入籍,最佳方法是繼續照顧好新加坡公民,讓他們在蓬勃發展的新加坡安居樂業。」

為了體現公民的義務和特權,並肯定公民對國家的付出,公民在育兒、住房、醫療和教育等多方面都獲得比永久居民更多的支持和優待。

近年來,新加坡也擴大公民和永久居民之間的待遇差別。

例如,理工學院和工藝教育學院學費從今年新學年起調高,使公民與非公民學生的學費差距進一步擴大。公民所享有的政府醫療津貼,也比非公民和非居民更多。

新加坡明年入學學生學費PR漲了200塊

不過,張志賢提醒:「維持一個開放和親切的包容社會也很重要;我們如何歡迎和接受新移民,也將影響他們決定是否要在這裡紮根。」

畢丹星也提問,多少人持永久居民權至少10年,他們來自哪些國家,又為了什麼原因遲遲沒有入籍。

張志賢指出,約15%的永久居民維持現有身份已至少20年,他們多數來自東南亞國家。

從2012年至2016年,每年平均約有6600名外籍配偶申請公民權,當中4500人的申請獲得批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