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修善的首部長片《虎紋少女》獲得許多國內外電影大獎,也是馬來西亞「申奧」片。(SGIFF提供)
(新加坡訊)第34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SGIFF)將於11月30日至12月10日舉行,門票開售至今兩個星期,獲得熱烈反響。SGIFF負責人透露,今年不少新馬和國際影片門票均已售罄,一些電影更是秒殺。
今年的開幕電影是由馬來西亞混血女導演余修善執導的新馬等地聯製片《虎紋少女》(Tiger Stripes)。電影門票很快便已經售罄。
這部電影10月中在馬國上映,場次很少並經過官方剪輯。余修善曾在臉書上說大馬版本的《虎》「不是我們打造的作品,也不是在康城影展上得獎的電影。」
新加坡電影節放映的《虎》將是一刀未剪的完整版本。

《虎紋少女》在馬來西亞被刪剪且上映場次有限,在新加坡國際電影節則是一刀未剪上映。(SGIFF提供)

馬來西亞導演張吉安的第二部長片《五月雪》在電影節放映兩場。(SGIFF提供)
《五月雪》將在本地公映 目前未過馬國電檢
今年新馬電影在多個國際影展大放異彩,像馬國導演張吉安的第二部長片《五月雪》就入圍金馬獎9個獎項。這部電影在新加坡國際電影節12月7日及10日的兩場放映都一早賣完。
據知,《五》目前仍未過馬國電檢,但本地合制方堂堂映畫負責人透露,電影確定會在新加坡公映,但目前因主創團隊仍在忙金馬和其他影展,本地公映細節遲些時候才公布。到時,馬國觀眾或得來新才能觀賞到這部作品。

俞宏榮共有5部作品在電影節放映。圖為他演出唐永健電影《大風吹》劇照。(SGIFF提供)
多部新加坡片賣光
新加坡作品方面,洛迦諾影展金豹獎得主楊國瑞的首部華語長片《好久不見》(Dreaming & Dying);美國聖地亞哥亞洲電影節「觀眾票選大獎」得主蔡於位的《樂園》(Wonderland);Nicole Midori Woodford(妮可沃福)醞釀7年到日本拍攝的《曙光殘影》(Last Shadow at First Light);唐永健的《大風吹》(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這四部本地導演的長片,也幾乎全數秒殺。
另外,短片方面,楊國瑞的「Bagasi」;劇團出身的Jazmine Monaz執導的「The Sun is Up and I Shall Live」和本地女導演Elizabeth Xu的「Acid Green」也都全部賣完。
值得一提的是,已成為新加坡獨立電影「御用演員」的俞宏榮,所參演的5部新馬作品《五月雪》《好久不見》《樂園》《曙光殘影》和《大風吹》,門票全都售光。
今年SGIFF共放映101部長、短片,當中有27部新加坡作品及聯製片。

希臘大導Yorgos Lanthimos的作品《可憐的東西》門票秒殺。(SGIFF提供)
陳哲藝拍外國片《漂流》 鼓勵觀眾入場
國際電影部分,今年威尼斯影展最高榮譽金獅獎得主,希臘大導Yorgos Lanthimos(尤格藍西莫)的作品《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備受關注,一開票便售罄。英國導演Andrew Haigh(安德魯海格)執導的《都是陌生人》也一樣早早賣光。
中國影星范冰冰獲頒本屆影壇傑出演員獎(Cinema Icon Award),她與韓國女星李周映主演的女同志題材藝術片《綠夜》(Green Night)將在電影節放映,門票也被搶購一空。

范冰冰(右)與韓國女星李周映主演的同志題材藝術片《綠夜》門票已售罄。(網際網路)
另外,有趣的是,本地導演陳哲藝這次拍攝的英國與希臘合制電影《漂流》(Drift)並不歸類在「新加坡全景」(Singapore Panorama)之中,而被視為「國際視野」(Horizon)電影。影片改編自Alexander Maksik(亞歷山大馬克西克)2013年的小說《測量漂移的尺度》,故事講述賴比瑞亞難民的漂流故事。

《漂流》是本地導演陳哲藝執導的外國片。(網際網路)
陳哲藝說,拍攝這部外國片的契機和緣起是「被小說裡頭的人物感動,一直放不下。」並鼓勵觀眾買票進場觀看。在12月5日和10日的兩場放映會,他將到現場和觀眾做映後交流。
電影節詳情與購票可上網 sgiff.com查閱。
圖、文: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