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1日,泰晤士高等教育發布2025年跨學科科學排名,這是泰晤士高等教育首屆跨學科科學排名,高校必須選擇參與並提交數據才有機會上榜。
本次排名共有來自92個國家/地區的749 所高校上榜,表明了跨學科研究的重要性和全球對跨學科研究的巨大需求。
泰晤士高等教育跨學科科學排名重點衡量大學在三個關鍵方面的表現:投入(資金支持)、流程(成功衡量標準、設施建設、行政支持和推廣機制)以及產出(學術出版物、研究質量和聲譽)。 三個關鍵方面又細分為若干指標,用于衡量該階段的不同方面,共計11個指標。
方法論

投入:19%
▪ 跨學科科學研究資金:8%
▪ 來自產業的資金·:11%
過程:16%
▪ 衡量成功的指標:4%
▪ 實體設施:4%
▪ 行政支持:4%
▪ 晉升流程:4%
產出:65%
▪ 跨學科科學研究出版物數量:10%
▪ 跨學科科學研究出版物比例:5%
▪ 對其他學科的效用:5%
▪ 跨學科科學研究的質量:20%
▪ 聲譽:25%

首屆泰晤士高等教育跨學科科學排名中,美國獨占鰲頭。
在前十名中,美國高校共占據了七席。麻省理工學院位居世界第一,史丹福大學緊隨其後位居第二。
加州理工學院、杜克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分別排名第四、第五和第六,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排名第八,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排名第十。
新加坡國立大學是排名最高的亞洲高校,排名世界第三。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則排名世界第九名。
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排名世界第七,是歐洲排名最高的高校。

亞洲有47所高校躋身前 100 強之後,歐洲也有 24 所高校躋身前 100 強,位居第二;北美洲、非洲有、大洋洲與南美洲,各有17所、5所、4所及3所高校上榜。
中國內地共有13所高校上榜,9所高校進入世界前200名。中國內地排名最靠前的院校是復旦大學,位列世界第 16 名。
中國香港排名最靠前的高校是香港大學,位列世界第 13 名。
印度是上榜高校數量最多的國家/地區,共有65所高校上榜。印度排名第一的是安娜大學,位列世界第 42 名。




資料及圖片來源:泰晤士高等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