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國立大學文學暨社會科學院傳播與新媒體的兩名優秀的學生將獲頒價值 2,000 新元的獎品。這是全球華語媒體研究相關的高等院校中頒發的首個此類獎項。

該獎項旨在
激發青年對中文和全球相關媒體的更大興趣和細緻入微的理解,並提高他們對媒體如何潛在地塑造社會社會敘事的認識,培養一批熱衷於在該領域開展前沿研究的年輕跨學科學者。
文學暨社會科學院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最早成立的學院之一,目前有5500多名本科生和1000多名研究生以及400多名教師和150名專業行政人員。許多教研人員皆畢業自國際著名大學,他們在學術界享有良好的聲譽。
獎學金
優異全職研究型學生
金額研究獎學金
每月1500元新幣的獎學金及全免學費
博士生在通過資格考試之後每月可獲得額外的500元新幣獎學金
入學標準
申請就讀碩士學位者,通常需要擁有相關學系或專業的四年制大學的本科學士學位、或至少二等榮譽學士學位。申請博士學位者,通常需要擁有相關學系或專業的碩士學位。
申請者也需要達到具體系/專業所設定的入學標準。國際學生還需要通過托福TOEFL書面考試最低580分,機考最低237或雅思(IELTS)6.0(以上成績從通過考試後2年內有效)的水平考試。
接下來跟小文了解新加坡頂尖學府——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簡稱NUS,是一所在國際上具有領先學術地位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NUS以優質的轉型教育見稱,具備高端與深具影響力的研究實力,重視創新創業精神,提供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涯。

校園環境
新加坡國立大學現主要有3個校區,主校區位於新加坡西南部市郊的肯特崗,校園面積有150公頃,建築物的布局依山的走勢而設。校園與多個科技園區為鄰,如新加坡科學園I 和II,啟奧生物醫藥研究園和啟匯資訊傳媒園等。另有兩個校區,其一位於原武吉知馬前教育學院院址,另一校區位於烏節路。

學校設施
國大的中央圖書館、中文圖書館、醫學圖書館、科學圖書館、許雲春法律圖書館和韓瑞生紀念圖書館;共計1,228,130冊圖書,擁有62345個會員,年外借122萬冊次。

國大校園內有四通八達網際網路,主幹速度可達每秒24GB。35,000個有線網絡插口和400個無線網絡發射器,讓師生能夠在學校的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得第一手即時資訊。
世界排名
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 NO.8
2024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NO.36
2023年QS世界大學排名 NO.11
2023年USNEWS世界大學排名 NO.26
2023年THE世界大學排名 NO.19

校園生活
國大鼓勵學生走出教室與實驗室,開展豐富充實而繽紛多彩的大學之旅,既促成學識增長,更發展心靈趨於成熟,讓大學生活成為塑造人生和未來的一段重要歷程。
文化、藝術及體育是國大生涯不可或缺的環節。國大有60多個學生組織,以及隸屬於國大藝術中心,由本科生與校友組成的23個文化藝術團體,橫跨音樂、舞蹈、戲劇、視覺藝術及電影製作多個領域,全年不歇地為校內社群與社會大眾呈現多元化的文化藝術演出。

在體育方面,國大全年為學生舉辦70多項體育競賽及休閒活動,同時也擔負起推廣體育精神的社會使命,通過各種方式在學校、大專學府、海內外舞台等不同層面的體育賽場上發揚國大精神。
知名校友
吳作棟,第二任新加坡總理。
何晶,新加坡總理李顯龍的夫人,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最大的企業—淡馬錫控股的執行長。
陳馮富珍,世界衛生組織(WHO)總幹事。
陳慶炎,新加坡總統。
塞拉潘·納丹,新加坡的第六位總統,也是第二位民選總統。
班傑明·亨利·薛爾思,新加坡第二任總統,新加坡的「婦產科學之父」。
馬哈蒂爾,馬來西亞第四任總理。
佘雪玲,新加坡政治人物,2011年大選參選政黨中年紀最輕的候選人。
何明華,共青團福建省第十三屆委員會書記。
蔡南海,新加坡植物分子生物學家,美國洛克菲勒大學終身教授。
杜進才,新加坡國父之一,前副總理、政治元老。
倪亦靖,新加坡華人教授,國際機械工程和製造業領域著名專家,新加坡國家科學院院士。
黃永宏,現任新加坡國防部長。
尚穆根·賈古瑪,前新加坡外交部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