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棟(中)對飾演兒子的江松恆(左),與女兒陳睿恩照顧有加。(蔡振鴻攝)
(新加坡訊)小六會考(PSLE)不僅是學生的考場,更是父母和孩子的戰場,以此為主題的本地劇《孺子可教也》,戲中兩名主演陳邦鋆與張耀棟,人生中也經歷過無數考試,兩人都不約而同稱,他們並非是學業成績標青的人。
陳邦鋆接受《新明日報》訪問時說,他哥哥從小就是學霸,對比之下,他顯得平平無奇,但長大後才發現自身患有閱讀與讀寫障礙,家族成員也頻繁面臨這問題,包括他的爸爸與弟弟,只有學霸哥哥是例外。
陳邦鋆直言超討厭考試,兩年前卻剛考完健身教練與營養師執照,過程也讓他蠻「痛苦」。
「我對這些比較有興趣,已經自修有段時間,既然都花時間,就覺得為何不考執照,後來才發現,自修和考執照還是有差別,有很多名詞、技術性詞彙都要記得,還有很多本身用不到的知識,全都要學習就很累。」

陳邦鋆與飾演兒子的洪御凱,戲內戲外都培養了好感情。(蔡振鴻攝)
陳邦鋆:老師鼓勵 改變一生
雖然考試累人,但陳邦鋆分享,他在中三、中四就遇到了改變他人生的老師。
「因中二數學不及格,我被調到成績差的班,那個班就是沒人在管,大家都覺得我們學業成績不行,但班主任會鼓勵,也替我們爭取了很多,比如讓我們親手將課室漆成紅色,將課堂後面弄成小圖書館。」
陳邦鋆說,那時,很多學生因家長都不在家,下課就會到處玩、惹事,老師就將課室變成大家下課後,想留下來看書、聊天的地方。
「她讓我覺得我們有被在乎,我還是可以考得比較好的成績,我最後得以考進了電影系,如果沒有她,我就會放棄了。」
張耀棟:考試壓力大 一度想放棄
馬來文一直不及格,就連老師也快放棄了,張耀棟說,高二那年的大考最不抱希望。
在馬來西亞念書的張耀棟受訪時說:「當時我特別沒辦法專注於課業,睡也睡不好,沒想到後來考出來全班僅我考得最好,馬來文拿了B,平時考很好的學生則拿了C,我只能說那時盡力了,而且我是理科生,高級數學也很糟糕,還有物理、化學,一度是完全放棄(學業)了,壓力很大。」
張耀棟認為小孩子在童年時,不該太局限他們的創造力和想像力,因他們天生就有很豐富的想像力,但都被現實中很多方方塊塊,設立好的制度規定而扼殺了。
「老一套的想法未必完全就是對的,在未來10年到20年可能很多東西都不同,我更傾向讓小孩以開放心態來探討人事物。」
張耀棟也分享了,改變他人生的是他們的學院導師,因對方雖嬉皮笑臉,卻非常毒舌苛刻。
「我現在想起來,他其實沒錯,因踏入社會後,會面對很多工作上的壓力,都會遇到這種人,他只是讓我提前感受到,用另個角度鞭策我們,讓我變得更強大,因為你學習再強大,可能某人一句話砸下來,你心理承受不了就會表現不好。」
小演員:拍戲不耽誤學業
劇中小演員江松恆剛開始覺得劇中的「爸爸」張耀棟很酷都不講話,但拍久了兩人成為無話不談的朋友,還會相約打羽球。
小演員吳委恩與洪御凱在現實中,剛考完PSLE,兩人成績都很理想,也都表示拍戲不會耽誤學習,因會合理分配時間,而且劇組也在考試那段時間暫停拍攝,讓他們專心備考。
《孺》將在2024年3月12日起,每逢星期一至五晚上9時,在8頻道播出。
圖/文:取自《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