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移民關卡局推動數碼化服務,99%可在線進行

2020年12月28日   •   1萬次閱讀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新冠肺炎疫情為新加坡移民與關卡局的運作帶來挑戰,但也助該局加快數碼化轉型。目前,新加坡人已能在網上完成99%他們所需的服務,其中包括今年剛推出的網上更換地址和申報遺失護照,該局預計明年可達到全面數碼化的目標。

  去年底上任的移民與關卡局副總監(政策與轉型)陳健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出生證明、死亡證書和工作準證等也將逐步轉成電子證件。

  至於餘下1%還未能上網完成的服務,皆為很少使用的服務或特例,其中包括面試環節。

  陳健是移民與關卡局的第一位女副總監,負責推動數碼轉型。她指出,該局的數碼進程起源於20年前,經過多年努力打下基礎,如今已為實踐全面電子化目標做好準備。

2019年申請護照者七成上網提交

  「當我們在2002年5月推出電子服務時,申請護照者當中只有3%上網提交表格,到了去年(2019年)有48.9萬份,或約七成的申請是上網提交表格的。」

  她指出,抗疫期間必須限制訪客人數,今年對移民與關卡局來說充滿挑戰。然而,這也推動更多人嘗試使用電子服務。

  例如,該局在10月份推出本地人上網更換身份證住址的服務後,約85%的公眾選擇網上服務,人數約3.9萬個,只有少部分公眾選擇櫃檯服務。

  此外,當局在病毒阻斷措施期間也鼓勵須延長居留的外國訪客上網提交申請。在今年1月至11月,約八成的延長居留正是在網上申請的,去年同期只有六成的申請者選擇網上服務。

  陳健指出,一般上堅持選擇櫃檯服務的公眾是碰上緊急狀況,須當面跟官員溝通,也有一些人完全不想學習使用電子服務。對於不熟悉電子服務的年長者,當局會通過各種方式協助和教導他們,但她強調,不應低估老人家的學習能力。

  「以我母親為例,在疫情發生前她並不知道什麼是QR碼,但現在她學會了,而且還會提醒我使用。每個人都有很多學習空間,關鍵是你有沒有為你的顧客提供足夠的好處,或方便他們做出改變。」

  在努力走向數碼化的同時,陳健也強調不管是線上線下,有問題都可以聯繫移民與關卡局人員詢問和求助。她特別提醒公眾,近來在網上有不少「協助申請永久居民服務」的公司,收費可高達數千元,但是否使用這項服務其實不會影響申請的結果。

  她說:「通過誰申請並不重要,我們是會根據申請者的資料和資格做出評估,然後決定是否批准申請。」

新大樓預計2023年完工

移民與關卡局全新大樓已動工,預計能在2023年投入運作,為公眾提供一站式的綜合服務。

  10層樓高的新大樓位於現有移民與關卡局大樓旁,原本是個露天停車場,建築工程因疫情延後,不過今年10月已經開工,目前正在打樁。

家庭結構與需求更複雜

  陳健受訪時指出,全新的大樓加上當局的數碼轉型計劃,將實現「新一代服務中心」(Services Centre Next Generation)的目標,為公眾提供「不麻煩、無須上門、不必等候」(No Fuss No Visit No Waiting)的服務。

  陳健解釋,隨著社會不斷改變,本地家庭結構愈加複雜,跨國婚姻以及再婚的情況越來越常見。一個家庭里可能有孩子、養子、外籍伴侶等成員,個別家庭的移民和入籍需求也就變得更複雜。

  「現在一個家庭來到移民與關卡局可能得去三個不同部門辦手續,比如幫孩子申請S准證在本地念書、幫外籍伴侶申請永久居民、幫孩子申請入籍等,未來新的綜合服務中心將會為家庭提供一站式的服務。」

  雖然全面數碼化意味著提高效率、精簡人力,但陳健強調,這不表示現有工作人員會被裁退,或者工作崗位會減少。移民與關卡局會繼續為職員提供培訓,讓他們掌握新的技能,隨著數碼化的步伐調整工作性質。

現在正是申請PR的有利時機

越來越多香港人移民新加坡

國安法通過後,越來越多香港人考慮移民海外,其中新加坡也是他們重要的移民目的地之一。由於每年移民配額有限,申請人還將面臨與香港同胞的競爭。

PR門檻未來還有可能再提高

今年新加坡兩度調高SP和EP的門檻,從10月1日開始,SP准證每月薪水要達2500新幣;EP准證每月薪水需要達4500新幣。可以預見到,申請PR的門檻未來也將隨之提高。

SP Quota收緊

疫情以來,為了穩固本地人的就業,政府正在收緊SP的配額。從2021年1月1日開始,SP准證持有者只可以占公司總員工數的10%(目前是13% )。如果所在公司無法滿足要求,未來SP很有可能無法Renew,被直接降級為WP准證,這樣一來,也失去了申請PR的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