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t 3077
南宋 定窯白釉刻花茶盞
D:15.2cm
SGD:20,000-4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此件定窯茶盞為斗笠型,定窯為宋代五大名窯之一,以出產精細白瓷而馳名。宋金時期為定窯發展的鼎盛時期,制瓷技術有諸多創造和進步。由於瓷質精良、色澤淡雅,紋飾秀美,此盤即為定窯白瓷之精品。敞口斜腹,矮圈足。口沿無釉,包以銀。胎骨潔白緻密,內外施白釉,釉面勻凈細潤,微呈象牙色,給人以恬淡之感。外壁光素無紋,盤內以定窯典型的刻花工藝刻繪線條紋,刻畫花是定窯白瓷重要的裝飾手段,廣受喜愛。此盤用刀犀利、流暢紋飾清晰且栩栩如生,線條婉轉自如,流暢飄逸,為定窯佳作。體現出定窯典雅之美,是定窯中極精美的刻花盤。可參閱:2019年3月佳士得紐約拍賣lot1706.北宋定窯刻花斗笠盞,成交價81250美金。

Lot 3081
北宋 均窯紫斑紋茶盞
D:12.3cm
SGD:200,000-40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此均窯茶盞為宋代時期的巔峰之品,憑其絕世精華及色彩斑斕,此盞嬌小,乃棄珍材,廢繁奢,攢泥幻化而成,工緻對稱,取瞬息抽象,別具一格,人遇之,無不欲凝神細看,品其雋永,嘆其或然,造化之繽紛盡收於此,內外紫斑分明,柔光之下,此類小盞恰如其分,手捧此盞,觀釉光瑩瑩,想浮泡織織,尤惹人心往神馳。可參閱:2014年10月香港蘇富比lot3686.北宋均窯天藍釉紫斑盞成交價544萬港幣。2015年12月香港佳士得臨宇山人專場lot2808.北宋均窯天藍釉紫斑小盞成交價640萬港幣。

Lot 3088
南宋 吉州窯黑釉木葉茶盞
D:12cm
SGD:40,000-7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南宋吉州窯黑釉木葉紋盞,直徑12cm,吉州窯黑釉瓷又稱之為「天目瓷」。吉州窯中最具其代表性的裝飾手法屬剪紙貼花同木葉貼花,木葉貼花中最典型就是樹葉紋。此對吉州窯樹葉紋小盞,口沿微撇,淺弧壁,底部下收修做足,圈足內壁向內斜切,足寬較窄。整器內外滿釉,圈足及底面不施釉,可見米白色胎骨。盞內貼樹葉一枚。釉薄處可見拉胎時留下的旋削痕。可參閱:《宋元瓷器大全》第401頁南宋木葉天目茶盞。2015年12月香港佳士得臨宇山人專場lot2818.南宋吉州窯木葉盞,成交價93萬港幣。2018年3月臨宇山人專場lot525,日本美秀博物館收藏類似物品南宋木葉天目茶盞。

Lot 3091
南宋 吉州窯黑釉乳白色紋茶盞
D:12.4cm
SGD:7,000-12,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南宋吉州窯黑釉乳白色紋盞,直徑12.4cm,盞呈敞口,深腹,圈足。通體施黑釉,外壁釉不及底,口沿及近足部,露白褐色胎。內壁以乳白色彩繪線條紋,自碗心向壁展延,釉色漆黑,紋飾寫意奔放,筆觸瀟灑明快。吉州窯所產瓷器種類繁複,紋樣裝飾豐富多彩變幻無窮,將瓷器的實用性與藝術性達到完美的統一。

Lot 3094
北宋 均窯天青釉茶盞
D:12.6cm
SGD:5,000-7,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此件茶盞斂口,腹部內收,小圈足,造型端莊,做工考究.通體施天藍釉,釉面潤澤無瑕,釉層均勻,色彩美妙,給人無限的遐想空間,天藍地非顏料所致,視覺使然,釉層燒成玻璃微粒,散射藍光,恰似青空之色。藍地干後上施色料,含銅可發紫紅,以筆潑灑,故成斑斕。可參考:2018年5月蘇富比倫敦lot63.南宋天藍釉盞。

Lot 3096
南宋 建窯黑釉兔毫包銀天目茶盞
D:13cm
SGD:10,000-2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南宋建窯黑釉兔毫包銀盞,直徑13cm,此件建盞束口,圈足。通體滿施黑釉,碗外施釉至近足處,足部無釉露黑褐色胎,色如瓦灰,質如生鐵。釉面較厚,呈現金色兔毫紋,細觀下可見萬千銀絲遍布其上,折射之光幽然顯現,猶如黑色夜空中之繁星,令人愛不釋手,口部包有銀扣,實屬難得可貴。

Lot 3097
南宋 吉州窯黑釉貼花斗笠茶盞
D:14.5cm
SGD:20,000-4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江西吉州永和窯燒制的經典製品中,盞類較常見。此件茶盞朵朵梅花,仿佛在朦朧的月色里,悄然飄落,蕩漾著縷縷幽香,沁人心脾。在宋代,大江南北窯口眾多,裝飾技法各有千秋。唯有吉州永和窯的剪紙貼花,別開生面,獨樹一幟,令收藏家傾心追求。可參閱:2019年3月佳士得紐約拍賣lot1707南宋吉州窯剪紙貼花盞。2014年12月香港蘇富比拍賣lot1026

Lot 3098
南宋 建窯兔毫供御款天目茶盞
D:12.7cm
SGD:200,000-40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盞呈帽笠狀,撇口,斜直壁,淺圈足。通體施黑釉,口沿釉薄呈醬色,釉垂流但不著底部,露出鐵黑色胎,底部刻有「供御」楷書款。釉中有兔毛狀銀色結晶,散落有致,感覺雅致柔順。宋代建窯以兔毫盞最為有名,甚得當時文人喜愛,並賦文贊詠。宋徽宗趙佶說:「盞以青綠為上,兔毫為上。」蘇東坡在《送南屏謙師》沖云:「道人繞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乎;忽驚午盞兔毫斑,打出春瓮鵝兒酒。」楊萬里也有「鷹爪新茶蟹眼湯,松風鳴雪兔毫霜」之說,北宋蔡襄《茶錄》載:「茶色白,宜黑盞,建安所造者紺黑紋如兔毫,其坯微厚,?之久,熱難冷,最為妥用,出他處者皆不及也。」

Lot 3099
北宋 均窯紫斑茶盞
D:12.5cm
SGD:30,000-5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此件鈞窯小盞造型俊秀,盈盈可握,以瑩潤天藍釉面之邊緣飾有一屢紫色斑紋,觀之如晚霞變幻而引人入勝,均窯銅紅釉裝飾於北宋晚期。2001年禹州劉家門窯址的發掘中,北宋晚期地層發現了使用大面積銅紅釉以及用紫斑裝飾的瓷片,可參考劉家門鈞窯發掘簡報《文物》2003年第11期,圖13及19.在同一地層亦發現了此類小盞殘片。此類紫斑小盞為鈞窯名品。傳世的同類小盞可參照故宮博物院藏一例,載於1996年出版故宮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全集《兩宋瓷器(上)》,246頁,圖版222.另一相似的例子為大維德爵士舊藏,載於畢宗陶著,倫敦2003年出版《Song Ceremics: Objects of Adminration》,61頁,圖20。

Lot 3110
北宋 耀州窯紫金釉斗笠茶盞
D:11.6cm
SGD:20,000-30,000
來源:新加坡重要收藏家雅樂山人珍藏
北宋耀州窯紫金釉斗笠茶盞在北方諸窯口中皆有燒造,具有代表性的有河北定窯,磁州窯,河南當陽峪窯,以及陝西耀州窯。此盞直徑11.6cm,直壁,唇外翻,通體以滿釉紫金釉,底部露胎,修足外撇,胎質堅硬可見跳刀痕跡,手感極佳,弧線優美,品茶之佳器。在紫金釉中如本例的茶盞器形較為罕見。東京出光美術館藏有一件近似的紫金釉器物,著錄於《出光美術館品圖錄:中國陶瓷》,東京,1987年,圖版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