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今天竟然是國際炸雞日!!今天的你除了炸雞了麼?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來自世界各地的炸雞吧!!
美國:水牛城辣雞翅(Buffalo Wings)

(圖片來源網絡)
原來美國在1960年就已經有水牛城辣雞翅。據悉,當年美國紐約州水牛城有一間叫「安可吧」(The Anchor Bar)的酒吧。
老闆Teressa Bellissimo把原本要丟掉的雞翅炸過之後,加上法蘭克辣醬(Frank's RedHot)和奶油,用來免費招待客人。
在70和80年代之間,水牛城辣雞翅火爆美國,成了大家必吃的下酒菜和前菜。當時也有不少餐廳都以水牛城辣雞翅為主打菜。
日本:唐揚雞(karaage)

(圖片來源網絡)
如果到日本旅遊,在那裡的居酒屋、便利店裡皆可看到「唐揚」。其實「唐揚」 並不只是指炸雞,
「唐揚」(からあげ)在日文里其實指的是裹麵粉後油炸的食物,因此炸魚、炸蝦等,均可稱作「唐揚」。
另外,除了「唐揚雞」,在日本還有另一種叫「フライドチキン」的炸雞。
不同的是,「唐揚雞」在製作時,會先將雞肉腌制好,再裹粉油炸,所以在吃「唐揚雞」時,不需要蘸料就可以很美味。
韓國:韓式炸雞

(圖片來源網絡)
愛看韓劇的朋友們,對韓式炸雞一定不陌生。
韓式炸雞最大的特色在於雞肉必須油炸2次,第1次油炸出鍋後,需要將雞肉擱置一旁幾分鐘,讓面衣的水分散去。
如此一來,韓式炸雞才能比一般炸雞酥脆,含油量也比一般炸雞低。
韓式炸雞的另一特色在於口味非常多樣化。炸雞在第2次下鍋油炸後,可以根據個人口味,澆上各種醬汁翻炒,包括醬油味、辣味(yangnyeom)、大蒜味、蜂蜜味等。
台灣:鹽酥雞、炸雞排

(圖片來源網絡)
外皮酥脆,雞肉鮮嫩多汁的鹽酥雞,是台灣最常見的小吃之一。
鹽酥雞的製作方式,受到美式炸雞的啟發,採用無骨或帶細骨的雞肉塊,切成小塊腌制後,再裹濕粉下鍋油炸。
最後撒上胡椒鹽、辣椒粉即成美味的小點心。另外,現在也有不少人會將鹽酥雞搭配羅勒一起下鍋爆炒。
炸雞排是台灣另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夜市小吃。根據統計,台灣人平均每周會吃一次炸雞排,每天吃掉的雞排,疊起來可以超過10座台北101。
台灣炸雞排的特點在於每一塊都幾乎比臉還大,分量十足。
中國:炸子雞

(圖片來源網絡)
炸子雞是一道源自廣東省的地方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的招牌菜,一般壽筵、喜宴都會看到炸子雞這一道菜。
炸子雞的製作方式與一般美式炸雞不同,相當費時。炸子雞不是在油鍋中油炸,而是把腌制入味的生雞掛起來風乾。
之後,再用滾燙的熱油不斷淋在雞身,直到雞的外皮金黃酥脆為止。
新加坡:蝦醬雞

(圖片來源網絡)
在外吃煮炒的時候,是不是必點蝦醬雞呢?雖然蝦醬源自中國海南,但蝦醬雞卻是本地獨有的炸雞口味哦!
蝦醬雞與水牛城辣雞翅一樣,一般選用雞翅中段。據了解,蝦醬雞的製作過程並不簡單。
首先,蝦醬的味道必須足夠濃厚,否則炸出來的蝦醬雞味道會與普通炸雞一樣。
再來,製作蝦醬雞所需的調味料也非常多,除了蝦醬,還有香油、糖、紹興酒、蚝油等。最後,蝦醬雞在下鍋油炸之前,必須要經過一整夜的腌制才會入味。
怎麼樣,今天一起來吃炸雞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