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布的最近一期PISA(國際學生評估項目速寫)測試的結果——這項涉及72個國家和地區,超過54萬名學生參加的測試,新加坡學生力壓群雄,在數學、閱讀、科學等三個領域均位列全球第一。
為什麼新加坡學生能夠取得這麼好的成績?

新加坡的創新發展之路:
新加坡國土面積狹小,自然資源對發展產生了很大的掣肘。
在這樣的情況下,新加坡政府逐漸形成了將「創新」作為國家發展源動力的理念,創新也成為新加坡最強有力的發展利器,國家的創新能力更是居世界前列。
在全球各大榜單中,涉及創新領域的,前幾位總能看到新加坡的身影。
創新在教育領域的應用
創新意識不僅體現在新加坡的經濟發展方面,在教育領域也表現的非常明顯。且不說教育興國以及每年巨大的教育投資,縱觀整個教育的發展歷程,順應時代的創新與改革總是不變基調。
新加坡四大教育階段:
新加坡扼守馬六甲海峽,是亞洲和西方交流的重要通道。為應對國內外環境的變化,自1965年獨立至今,新加坡教育經歷了四次非常重要的階段性變遷。
1
第一階段(1965—1978)
在新加坡教育史上,這一階段被稱為「生存導向」階段。

和所有新生國家一樣,新加坡獨立的前10年,國家面臨各種挑戰。經濟發展,市場對人才的需求量增大。
為此,新加坡採取了強有力的措施,大大降低了文盲率和輟學率,提高了民眾的就業能力。
2
第二階段(1979—1996)
第二個階段被稱為「效率導向」。

(圖片來源:Mothership)
在這一階段,新加坡的工業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國家的產業發展也開始向資本與技術密集型轉型,與此同時,高附加值產業以及第三產業也迅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而「生存階段」的單一人才培養模式也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為此,新加坡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教育改革,首先新加坡政府不斷提升人們受教育的年限,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時間。
教育分流也是在這個階段產生的,這也讓新加坡的教育與多元化發展的產業實現了有效的對接。
3
第三階段(1997—2012)
這一階段稱為「能力導向」階段。

上個世紀末期,知識經濟開始萌芽,智力密集型的社會概念開始形成,創新、創意也迅速成為一個國家的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為此,新加坡推動了重視創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培養的教育改革。
進入21世紀,新加坡教育開始將不同學生具備的天賦、才能、興趣和特長看作重要的資源,充分挖掘學生的天賦,並給予他們舞台展示。
4
第四階段(2012年至今)
自21世紀開始,未來世界的發展將呈現出不穩定、不確定、複雜、模糊等特點。

這一階段新加坡教育主題是「以學生為本,以價值為導向」的階段。這一階段以學生為中心,更加強調價值觀、品格發展。
價值觀包括「自我價值」、「道義價值」和「公民職責價值」。
「自我價值」的核心是給予學生自信心和自我意識,培養他們堅忍不拔的意志力;
「道義價值」培養學生在多種族、多元文化的社會,尊重、負責、關懷和賞識他人;
「公民職責價值」則培養學生成為堅強、有毅力、有知識、有見聞,國家有難,能奮起捍衛祖國的好公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