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新加坡留學行前攻略VOL·2
留學攻略
新加坡文化篇
本土文化
本土文化
native culture
新加坡共和國(英語:Republic of Singapore),簡稱新加坡,舊稱新嘉坡、星洲或星島,別稱為獅城,是位於東南亞的一個島國。新加坡北隔柔佛海峽與馬來西亞為鄰,南隔新加坡海峽與印度尼西亞相望,毗鄰馬六甲海峽南口,國土除新加坡島(占全國面積的88.5%)之外,還包括周圍63個小島。自新加坡獨立以來,不間斷填海已經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積,相等於增加了130平方公里。
新加坡地勢起伏和緩,其西部和中部地區由丘陵地構成,大多數被樹林覆蓋,東部以及沿海地帶都是平原,地理最高點為武吉知馬,高163米。整個城市在綠化和環境衛生方面效果顯著,故有花園城市之美稱。


氣候特徵
新加坡地處熱帶,長年受赤道低壓帶控制,為赤道多雨氣候。氣溫年溫差和日溫差小,平均溫度在23至34℃之間,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濕度介於65%到90%之間。11月至次年1至3月左右為雨季,受較潮濕的東北季候風影響天氣不穩定,通常在下午會有雷陣雨,平均低溫徘徊在攝氏24至25℃。6月到9月則吹西南風最為乾燥。在季候風交替月,那就是4月到5月,以及10月到11月,地面的風弱多變陽光酷熱,島內的最高溫度可以達到35℃。


DREAM
民族
新加坡公民主要以四大族群來區分:華人占了人口的74.2%,還有馬來族(13.3%)、印度裔(9.1%)和歐亞裔混血(3.4%)等公民。大多數新加坡華人的祖先源自於中國南方,尤其是福建,廣東和海南省,其中近為四成是閩南人,其次為潮汕人、廣府人、莆仙人(莆田人)、海南人、福州人、客家人,還有峇峇、娘惹等。
峇峇娘惹主要是在中國明朝或之前從中國來的移民和馬來女性所生的後代。傳說鄭和率船隊下西洋,在經過馬六甲時,有一部分隨行人員就留在了當地。這些人定居後和當地的馬來族或其他民族的婦女通婚。這些人大部分原籍源自中國福建或廣東潮汕地區,還有小部分是廣東和客家籍。馬來語中把生下的男性後代就稱為Baba「峇峇」,女性後代則稱Nyonya「娘惹」。有人也稱他們為「土生華人」或「海峽華人」。
峇峇娘惹的聚集區主要集中在馬來西亞的馬六甲、檳城以及新加坡。雖然遠離中國本土,但是峇峇娘惹繼承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傳統,他們注重孝道、講究長幼有序,在文化習俗和宗教信仰方面十分「中國化」。同時,他們把馬來人的語言、服飾和飲食習慣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語言
新加坡是一個多語言的國家,擁有四種官方語言,即英語,馬來語,華語和泰米爾語。基於和馬來西亞的歷史淵源,《新加坡憲法》明定馬來語為新加坡的國語,主要是尊重新加坡原住民所使用的語言。同時,新加坡採用英語作為主要的通行語和教學語。除了廣泛流通的英語,華語是華族社群中常用的語言,此外在新華人還使用閩南話、潮州話、廣府話、客家話、海南話等方言進行。


新加坡冷知識
新加坡是世界上僅存的三個城邦制國家
城邦制:
這個名詞大家可能在歷史課上接觸過,這個詞的來源是古希臘.城邦制國家的意思是說:這個國家的範圍就是城市的範圍。所以我們幾乎可以說新加坡首都——新加坡城幾乎是整個新加坡的範圍了。目前世界上僅存的三個城邦制國家,除新加坡之外,還有兩個,分別是摩納哥和梵蒂岡。
新加坡是世界上第一個禁止口香糖的國家
因為新加坡政府覺得殘留的口香糖會對市容市貌造成影響,因此在1992年頒布了口香糖禁令。法律規定,嚴禁進口和出售口香糖。只有藥店被允許銷售特定類別的藥或牙科相關的口香糖,牙醫或藥劑師在銷售時必須登記註冊購買者的姓名、身份證號等個人信息。任何違反規定草率出售口香糖的牙醫或藥劑師都可能被判入獄或者處以相應的高額罰款。若隨地亂吐口香糖,可能會受到鞭刑,不過少量攜帶口香糖還是可以的。
新加坡是全世界走路最快的國家
英國文化委員會做過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研究的32個國家中,新加坡人走路最快,平均步速是 1.7 米/秒,也就是說走一百米只要59秒!研究人員發現,寬闊路面、較少障礙和不太擁擠的繁忙街道,會讓人走路更快。
新加坡曾六次修改時區
新加坡歷史上改過六次標準時間,在世界各國中可謂絕無僅有。1880年,新加坡第一次有了標準時間。1905年5月31日,新加坡決定採用當時法國人制訂的印度支那時間。1933年1月1日,英屬馬來亞當局以「便於節約電能」為由,制訂了馬來亞統一的夏令時。前三次之後,中間又磕磕絆絆改過兩次,最後一次,是在馬來西亞聯邦獨立後,新加坡為方便和馬來半島頻繁的海陸空交通,以及照顧兩國間密切的商貿關係,調整為現在使用的東八區標準時間。也就是說,新加坡和中國沒有時差。
新加坡撿到錢包可直接放進郵筒
在新加坡如果撿到錢包,其中有失主的證件等等,而拾到者不想直接聯繫失主或者各種發尋人啟事,就可以直接找到SingPost郵筒投放進去。
新加坡食閣文化
在新加坡的食閣或小販中心,如果看到有一包紙巾放在桌子上,這可不是垃圾,而是新加坡人占位子的潛規則。另外,如果在食閣用餐結束後不歸還餐具而直接離開,會將面臨最高300元罰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