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國闖蕩多年後回新加坡,張永權繼續有許多主持工作的邀約。(新明日報圖)
(新加坡訊)穩健的台風、鏗鏘有力的台詞,一站上台就很能壓場,這是獅城名嘴張永權呈現給大眾的印象。但1991年離開電視台之後,鮮少見到張永權曝光人前,這些年他在忙些什麼?
張永權接受《新明日報》的訪問,語氣很親切,他透露,離巢之後,到中國發展了十幾年。
在神州大陸期間,張永權主持了很多大型節目,以那個年代來看,堪稱闖蕩中國演藝圈的「獅城主持先鋒」,包括成為第一個被派去主持中國中央電視台春節聯歡晚會(1993年)的主持人。
但他語氣謙遜:「不敢邀功,也沒什麼成就感,對我而言就是工作的一部分,每次從中國回來,我都會嚷說『不要再去了』。」
話是這麼說,工作邀約到手,他總是盡心盡力做好,像大型的環球選美小姐、國際旅遊小姐、國際友誼小姐等節目,直到有一天,感覺真的累了,永權才沒有再飛中國。
回新加坡之後繼續擔任主持,今年8月3日,永權在當地擔任香港回歸25周年慶典節目主持。
不喜歡應酬
張永權自嘲:「我自覺不適合娛樂圈,我不喜歡應酬、也少參加飯局,不知道那十幾年是怎麼走過來的。」
永權其實並非全職主持,他在電視台是全職配音員與導播,擅於「玩弄」聲音的他就像個聲音變聲器,「多聲道」是優勢:「當年的導師玫姐(王玫)教我,要出名,不能配音,要配音,就不能出名。」
他進一步解釋:「身為配音演員,就要讓人家忘記那把聲音是誰,要完全撇開自己,配A就是A、B就是B,我對出名的興趣並不那麼大,樂於把熒幕的各個不同角色人物透過不同的聲線『玩弄』在手掌心。」
受訪時,他稍微示範了不同語速、音調與節奏的配音方式,那把聲音真是吸引人。
這名專業配音人才,也因具備雙語優勢,在新加坡連續16年擔任國慶典禮盛會的大會主持。
回新後邀約不斷
或許很多人好奇,張永權當年為何揮別電視台?
永權表示:「我到香港設立廣告製作公司,計劃退居幕後,但這一來要處理很多行政工作,包括監管數據,市場策略,我覺得自己還是更喜歡在藝術領域發揮,行政工作不那麼適合我。」
「我喜歡配音,也喜歡在舞台上主持,既然中國有發展機會就過去。後來不飛了,回新之後也一樣邀約不斷。」
無論是不是飛海外、抑或後來倦鳥知返回到新加坡,永權目前仍在主持、擔任廣告配音工作,不過,默默耕耘,低調的他從不聲張。
指獅城主持人「受年齡限制」
時至今日,說起話來字正腔圓的主持不多,張永權不諱言:「在本地,節目主持同樣會受到年齡限制。」
記者欲再問,但他無意多談,笑說「太敏感」。
其實,永權內心仍有一個夢, 他渴望演戲,尤其演出舞台劇。
「現在還能演人家的爸爸或叔叔, 再多10年,只能演人家的爺爺了。」語氣很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