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新加坡一直都是一個非常適合留學和移民的國度,穩定發達的經濟,良好的治安,優質的教育,同源文化等等。這其中教育是最受留學生關注的。
在新加坡學習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新加坡的大學學習方式和生活是怎樣的?
帶著這些問題,和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新加坡的教育方式
一個人的發展主要受到內在素質和外在環境的影響。我們先來看外在的影響——新加坡教育的特點。
新加坡的教育制度沿襲自大英國協體系,核心理念就是通過各種創新的教育方式幫助每個學生循序漸進的發展自己的天賦和興趣。
不僅如此,新加坡學校非常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為此開設了大量的實踐課程、實習和活動。這一點可以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以後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
在新加坡學習的體驗
外在因素對於學生的影響始終是次要的,自身的學習態度永遠是最重要的。在這裡有兩點需要大家注意:
第一、在學習難度上,新加坡頂尖學府與歐美頂尖學府一脈相承,想要過好大學這些年,必須要足夠努力,混日子最後甚至拿不到畢業證。
第二、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對自己的能力和心中的目標有一個明確的認知,這樣才不會在學習過程中盲目甚至絕望。因為很多專業都需要一頭扎進去,課前預習有看不完的資料,課堂有討論不完的話題,課後作業,大小考試「比肩接踵」……
打點好自己的生活
打點好自己的生活:
前往新加坡留學,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學校,陌生的學生,需要提前打點好一切。
住宿:
到新加坡留學面臨的第一個問題就是租房子,因為有些人會申請不到宿舍,要自己租房子,一些不想住學校宿舍的同學也需要租房子。
在租房期間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這是一個麻煩也是一個有趣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可以認識不同的人和事,接觸本真的新加坡文化,熟悉學校周圍的環境。

旅行、公益和運動:
一直以來,中國留學生給別人的印象就是學習刻苦,但其他方面(演講、活動等等表現不夠優秀)。
在新加坡學校,不論是中小學或是大學,學校和老師都會在鼓勵學生走出去,比如中小學參加的戶外課程,大學生參加的各種公益活動。近日,國立大學就有一支團隊為慈善籌款到中國沙漠行走。
在日常生活,學校鼓勵學生運動。比如國立大學免費開放的游泳池,專業的體育館,各種球類運動運動場等等。
當然,還可以利用假期前往新加坡各地旅行,前往東南亞各國旅行,感受各國的文化,風土人情,增加自己的見識。
留學經驗談:他們為何選擇新加坡
更具性價比的全英語環境
同樣是全英語學習環境,和美國較知名的學校相比,新加坡的學費至少可以省下一半;再者,這裡的薪資水平高於國內,所以才選擇了新加坡。
目前在新加坡從事生命科學研究工作的李同學表示,當初是為了獲得海外求職的機會,才選擇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就讀碩士。
李同學分享,很多事情都是到了當地才有更深刻的體悟。到了新加坡當地生活之後,他發現新加坡人在正式場合用的都是英式英語:
「雖然大家對於新加坡的「Singlish」印象深刻,但事實上,但凡寫報告、職場文件等,都需要應用相當標準的英式英語,為了適應這樣的學習和工作環境,英語也越練越進步了。」
中、英文能力,跨出個人生活圈
若想在亞洲發展,就該好好就近熟悉這一切。
希望能在亞洲區工作的韓同學則認為,良好的中、英文能力,能夠讓自己跨出個人生活圈。
受限於經費考量,韓同學並未像選擇到美國求學,但卻未因此自我局限,反而是勤於在校內國際事務處打工、結識來自不同國家的國際學生好友。對她而言,就近熟悉在地亞洲文化,可以是未來取勝的利基。

然而,即便是身處亞洲,韓同學仍堅持「語言能力」之於在異地生活的重要性:
「大部分人都只為考試而讀書,但如果能把英文看作長期應用的工具,學習效果會大不相同!」
對韓同學而言,具備良好的中、英文能力,是讓自己跨出個人生活圈,與周遭朋友、甚至是海外職場接軌的最佳工具,新加坡能夠給予她這一切。
東西方交融獲取珍貴經驗
留新一年的收穫,比想像中的多太多了!
原本計劃申請到美國,實際上卻申請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李同學也分享:「留新一年的收穫,比想像中的多太多了!」英文能力不錯的她,甚至還申請到去當地星展銀行實習這樣必須應用英語工作的機會。

只不過,對李同學而言,這一年的真正收穫,是在新加坡這一東西方交融的舞台中獲取珍貴經驗與心得,以及無可取代的英語能力。
「可以想見,這短短一年讓我學到的不只是書本上的知識,更是異國生活圈的多元挑戰。」
以上只是在新加坡生活和學習的冰山一角,在這個花園國度,你將有機會自己去探索未來的發展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