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會國民服役座談會暨電影《新兵正傳》梁志強導演訪談,於5月25日在新加坡百年會館南安會館李光前堂成功舉辦。

活動吸引了約三百多人到場,活動主賓為教育部兼財政部高級政務次長黃偉中,他曾是新加坡空軍部隊F-16型戰鬥機飛行員,也是2018年國慶慶典檢閱禮司令官。

天府會是新加坡第一個在社團註冊局註冊的新移民社團,此次的座談會是天府會為25周年慶所開展的預備活動。由於越來越多的新移民以及天府會的成員都在新加坡落地生根,開枝散葉,天府會一直鼓勵新移民子女積極參與國民服役,相信軍中的歷練能繼續培養下一代對新加坡的熱愛,同時鍛鍊自身的健康體魄和堅強意志,為未來美好的人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黃偉中次長在致辭中提到新加坡一直秉承「多元文化、平等與協作」的理念,使新移民與本地居民融合在一起,這一理念要求所有公民都擁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並且鼓勵不同族裔、宗教和文化之間的合作和融合。對於新移民和新移民的子女而言,在國民服役這個過程中扮演積極的角色,感受到社會責任和認同感。從「落葉歸根」變成「落地生根」,融入新加坡的社會生活並認識和與其他公民建立聯繫,認同與效忠新加坡。

梁志強導演則分享了他6年的軍旅生涯,他提到了在軍中隊友們的團結與協作,以及軍中如何發現了他這個不會讀書也不會英文的笨小孩,讓他的才能與潛能得到了充分發揮。這段經歷促使他創作了系列電影《小孩不笨》;而他的電影《新兵正傳》,更是根據他自身的軍旅經歷和對於這段經歷的感恩與懷念寫實拍攝。

座談會上除了兩位家長分享了他們的孩子在兵營中歷練的蛻變,也有兩位兵哥哥分享了當兵如何讓自己成為真正的男子漢,以及在軍隊的歷練讓自己學會了永不言棄。

座談會結束後天府會放映了梁志強導演的電影《新兵正傳3: 蛙人傳》。
此次活動獲得了巨大的反響,天府會會長杜志強表示,天府會將繼續舉辦國民服役活動,鼓勵新移民以及子女們積極融入回饋奉獻。
新加坡眼董事經理許振義,也撰文談到了過往當兵的故事。
NS50 (原載於《聯合早報》,2017年1月8日)
在中學、高中和服役初期,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得過且過;從進入第20炮兵營開始,我對自己的要求是盡力做到最好。
前幾天跟服役時的老同僚聚會,屈指一數,役滿退伍已經有26年,而我國推行國民服役制度,今年正好滿50年。
20多年的流汗流血流淚,如今回憶起來,竟像是昨日種種,躍然眼前。
我的生活圈子裡有相當多新移民,大部分義無反顧,讓仍是永久居民的兒子入伍服役,為這個國家和社會的安全和穩定盡一分力。有一個朋友是例外,她兒子才七八歲,而且已經入籍了,她說肯定不要他服役,浪費時間,18歲之前再辦一次移民,把他弄走。
服役是否浪費時間?大概不同人會有不同看法和體會。對我而言,如果沒有那兩年半的國民服役,我的人生會很不一樣。
我年少時家境不好,父母為了討生活疲於奔命。所幸小學離家近,母親在家打零工,我們兄妹三人一放學她就接我們回家,看管起來。天天勤奮做作業,溫習功課,小六會考考得不錯,上了華中的特別源流班。
但是,一上中學情況就變了。華中離我家遠,而且是全日制,母親鞭長莫及,我像脫韁的野馬,海闊天空,結果中三那年留級了。名校學生留級,打擊相當大,稍微有點收斂,但還是貪玩。到了中四,會考之前幾周抱佛腳,考上了華初。
上了華初之後,仍不改嬉戲惡習,經常逃課,不做作業。一直到『A』水準考試之前又抱佛腳,結果考了相當平庸的成績,但僥倖讓國大錄取了。
就在此時,與絕大多數適齡青年一樣,我應召入伍服役。
我當時對服役生活是既嚮往又有點畏懼的。嚮往是因為自己在學校課外活動,也算是小小學生領袖,認為服役時肯定也能有所作為。
結果,短短三個月基本軍訓開始沒多久,我就打消「有所作為」的理想。當時主要問題是體能不好;但是,與其加強訓練,我卻得過且過。果然,到了結業時,沒有分派到軍官學校,而是分到了士官學校。到了士官學校之後,我一如既往,得過且過。結業之後,派到第20炮兵營當了電話班長。
第20炮兵營確確實實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捩點。
首先,我第一次有了自己真正的部下,要為他們的軍事表現、體能表現、紀律、福利負責,甚至在他們遇到家庭和女朋友問題時得進行開導。最重要的是,我得以身作則。我生平第一次獲得體能測驗金獎,就是因為面對一個下屬的挑戰,所以在2.4公里跑步時拼了命不讓他越過我,竟然跑了9分21秒,取得金獎。從那時起,凡是我要求下屬做到的,我一定也得要做得到,而且做得比他們好。
當然,在好些年後,我慢慢了解了,好領導並不是自己事事都要比下屬強,而是要能用好比自己強的下屬,讓他們發揮作用。那是後話。
電話班長的職責是確保連部到營部、營部到團部的有線電話通暢,長官才能下達作戰的保密命令;不能使用無線電台,否則會有被監聽的危險。每一次的部署,電話班都得爭分奪秒,在榴彈炮架好之前保證把電話線布好;有時布好之後,莫名其妙被戰車或其他軍車輾斷,只能重新再布,壓力很大。
有一次,是常年營級備戰考試的最後一場測驗。當時我們進行了七八天演習,十分疲憊,偏偏最後一場測驗各連隊相距很遠,大家接力布線,但一時還沒布好,馬上就要開炮了,電話卻沒通上,營部無法下達射擊諸元(編按:火炮發射的技術參數)和命令。這時,通訊排長看著我說:「考官說了,五分鐘內不搞定的話,這次射擊任務就算失敗。」我馬上提了設備,帶了幾乎累趴下的兩個兵,一起沖了出去。最後,出乎意料地在五分鐘內搞定了。
兩年半的兵役,培養了我的責任心、榮譽感和百折不撓的毅力。我後來無論念大學,做研究,還是從事管理,這些品質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我在高中時期幾乎不做作業,役滿退伍進了大學之後,我沒有一份作業是遲交的;畢業之後到了社會上,我也沒有一次任務是找藉口沒完成的。在中學、高中和服役初期,我對自己的要求是得過且過;從進入第20炮兵營開始,我對自己的要求是盡力做到最好。
最重要的,是兵役給了我百折不撓的毅力。每當我工作或生活中遇到十分棘手的大事,前景一片漆黑,自己無論如何努力也不見轉機之時,我總會提醒自己,當年自己2.4公里跑14分鐘,後來是怎麼進步到9分21秒的?黑夜下著大雨,泥水浸到腰部,自己渾身濕疹,又累又痛又冷,是如何把戰壕挖出來的?深夜裡好不容易布好幾公里的電話線,眼見已經完成任務,卻被一整連呼嘯而過的坦克車碾成碎片,前功盡棄,推倒重來,而且時間緊迫。沒有任何理由,沒有任何藉口,擺在眼前的只有任務。自己又是怎樣扛住這種心理壓力的?
如果當年20歲的自己可以扛得住這些,現在多了近30年的人生閱歷,難道就會被眼前的困難擊倒?向殘酷的現實投降?還是盡力扛吧,扛到真正扛不動為止。
謹此向國民服役50周年致敬。
HQ丨編審
天府會丨來源
天府會丨圖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