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藏品徵集令
藏品徵集範圍:
【中國陶瓷】:歷代陶瓷精品,元、明、清官窯為主,宋瓷為佳; 彩瓷,素瓷,青花瓷等;
【翡翠玉器】:明清玉、高古玉、近現代玉器,翡翠,羊脂玉,白玉,青玉,黃玉等各式雕件,籽料等;
【中國書畫】:歷代名人字畫精品,山水畫,人物畫,花鳥畫;書法,篆刻等;
【雜項精品】:歷代名家文房用品、紫砂、田黃、瓷板畫、雞血石、牙雕、硯台古籍 善本、金銀器等。
【拍賣地點】:德國、新加坡、杜拜等高端海外市場,一年多次拍賣,成交率高居業內前茅

高端藝術品顧問黃經理
微信:18033401459
手機:17512077929
青銅鏡

古代銅鏡不僅僅是日常用品,它也是一種藝術品。古人看背面,現代人看正面!今人眼中,古代銅鏡更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寶物。2010年全國有5家拍賣公司舉辦銅鏡專場拍賣,其中在北京嘉德拍賣專場中,一件唐代海獸葡萄鏡以700萬元成交,黃總18033401459標誌著銅鏡步入了空前的高價時代。而在當下,什麼樣的銅鏡才具收藏價值呢?
據史料記載,自商周時代起,古人就用青銅磨光做鏡子,光亮可照人,背面雕有精美紋飾。到戰國時已很流行,漢、唐時更加精美。
戰國銅鏡價格走高
銅鏡研究專家孔祥星認為,「從世界範圍看,銅鏡大體可以分為東、西兩大系統:一是以我國代表的圓板具鈕鏡(在圓形鏡背上有鈕)系統,一是以埃及、希臘、羅馬為代表的圓板具柄鏡(鏡身下部有供手握的銅把)系統。」清代銅鏡收藏家樑上椿在《古鏡研究總論》中曾對中國古代銅鏡的起源、發展過程列出過一個演變過程:「止水——鑒盆中靜水——無水光鑒——光面銅片——銅片背面加鈕——素背鏡——素地加彩——改繪彩加鑄圖紋——加鑄字銘」。從考古出土實物考察,中國早在齊家文化時期就已鑄造銅鏡,至清末,中國使用銅鏡歷史長達4000多年。期間經歷了戰國、兩漢、隋唐時期的鑄造盛世,宋、元、明時期的世俗化時期,發展到清代逐步為玻璃鏡所代替。

中國古代銅鏡的大小千差萬別,基本上可分為大、中、小三類。小型銅鏡尺寸一般在3厘米到8厘米,黃總18033401459一般小巧輕薄,用綯繩繫於腰間,隨身攜帶。中型銅鏡尺寸在10厘米到39.4厘米,它們多厚重精美,懸掛在牆上就可以使用,或放在鏡台上,用畢還有考究的鏡奩存放。

銅鏡上的紋飾雕刻手法多種多樣,無論是線雕、平雕、浮雕、透空雕,都顯得非常細膩生動。紋飾的內容也是豐富多彩,從幾何紋飾到禽鳥花卉,從神話傳說到寫實圖案,天上人間,人神雜陳,動物植物,交織並列,構思巧妙,包羅萬象。早年紹興出土、現藏上海博物館的漢代「伍子胥畫像鏡」,就是一件絕好的作品。

紋飾上來看,多選用來自於實際生活中常見的題材,如牡丹、菊花、桃花、纏枝花、雙魚紋、鳥獸紋、雙龍紋、雙鳳紋、山水人物等,都是最常見的圖案。如清宮舊藏器「蓮花飛蝶鏡」,環繞鏡鈕飾一周圓點紋,外圍綴以三朵蓮花,間飾三隻蝴蝶,極具圖案化。
唐代是我國銅鏡發展史上,又一個新的歷史時期。黃總18033401459隋唐銅鏡,較前代又有了新的發展。在銅質的合金中加大了錫的成分,在銅鏡的質地上就顯得銀亮,既美觀又適用。在銅鏡的造型上,除了繼續沿用前代的圓形、方形之外,又創造了菱花式及較厚的鳥獸葡萄紋鏡。並且把反映人民生活和人們對理想的追求、吉祥、快樂的畫面應用到鏡上,如月宮、仙人、山水等。並出現了題材新穎,紋飾華美,精工細緻的金銀平脫鏡、螺鈿鏡。這是盛唐高度藝術水平的產物,充分顯示出唐代銅鏡的特點。
隋唐銅鏡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階段。隋代和唐初年間,銅鏡的主題紋飾以瑞獸為主,瑞獸鏡比較盛行、瑞獸鏡是隋唐發展過程中的重要類型。它除了繼承中國古代銅鏡的傳統,又有了新的創新。瑞獸葡萄鏡是唐鏡引人注目的鏡類,它揭開了唐代鏡主題紋飾的序幕。
唐高宗至唐德宗時期,銅鏡裝飾上出現的新形式、新題材、新風格,使銅鏡進入富麗絢爛的時代。
唐德宗至晚唐、五代時期,主要流行對鳥鏡、瑞花鏡、盤龍鏡。
唐代鏡最大特點之一是藝術樣式或藝術手法的多樣化。銅鏡藝術也呈現出濃郁「盛唐氣象」。

如何買對青銅鏡,市場經驗詳細劃分了三個標準:
第一儘量挑選版模好、品相好的鏡子,製作精又頭版好的版模,就好比長得漂亮的人;品相是指後天埋藏保存環境,先天版模好經歷千年保存又好很罕見。如果出現裂紋,價值就會急劇下降,可能也就值個一兩萬塊錢」。第二是鏡子的品種,「有具備文化價值和歷史價值的鏡子價值上升空間會大一些,比如唐代的打馬球鏡子和宋代的蹴鞠鏡子等。」第三是在前兩項都好的基礎上,儘量尺寸大。黃總180334014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