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拾趣(11)

2019年05月26日   •   2萬次閱讀

11.新加坡印象(1)

1).凡是想在世界上走走的人,新加坡是值得走一遭的,它雖沒有高山峽谷,高原丘陵,沙漠雪原的地形地貌,因它離赤道近,是典型的熱帶海洋性氣候:一年四季差別很小,年平均溫度在23~31℃之間,全年都很溫暖宜人。一年中的降水很多,全島經常會有陣雨及雷雨。不過下雨的時間都很短暫,雨後清涼舒爽,而且沒有颱風,日夜溫差不大,全年都是綠色的國度,花開的國度(圖11-1)。一年四季中,隨時隨地,你都可以輕鬆地踏上這

小國的國土,這正是新加坡吸引你的最大魅力。

2).19世紀初,這裡還是個叢林密布野獸出沒的荒島,這時是馬來亞柔佛王國的一部分。

1819年1月,英國人萊佛士來到,租下這塊土地,插上英國國旗、駐紮軍隊,開荒山填沼澤、築路道修碼頭,從事城市和港口建設。1824年起,歸屬英國管轄,成為英國在遠東進行轉口貿易的商埠和在東南亞主要軍事基地。在此期間,遠道而來的中國人和馬來半島及其他各地的移民大量湧入,共同為開發這片熱土進行著艱辛的勞動,逐漸形成以華人占多數,還有馬來族、印度族、巴基斯坦人等民族在內的多民族移民社會。

1959年,新加坡人民獲得了獨立,1965年正式建國。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發展的新路。在短短二三十年時間內,迅速從一個轉口商港變成具有資本和技術密集的工業、發達的金融業和進出口貿易的現代化新興國家,創造了舉世矚目的奇蹟。1998年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從1960 年440美元,提高到20510美元,成為亞洲僅次於日本的富國。新加坡人取得如此輝煌的成就,靠的是自己的智慧、勇氣和力量。2018年人類發展指數,在世界各國中的排名第9,中國是第86。這個迅速崛起的國度(圖11-2)。真值得人去看看。

3).這樣一個小國,一年內,各地有多姿多彩的節慶。2月的大寶森節,7月的美食節和特賣會。春天,唐人街(圖11-3)的新春亮燈節。10月,小印度的屠妖節和伊

斯蘭教的開齋節。還有12月「夏天」 的聖誕節(圖11-4)。各節雖在不同的地方舉行,因為國土小,每一節實

質都是舉國之慶。如要購物,選擇7月去。

4).新加坡的改水用水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它是海洋島國,淡水資源極為寶貴。由於地形所限,河流都短小,全島共有32條主要河流,年均降雨量在2,400毫米左右,大部分的河流都被改造成集雨水的蓄水池,為居民提供飲用水源。有些景觀都設計有集水功能(圖11-5)。全國建

有17個蓄水池為市民儲存淡水。為減少對外來水源的依賴,新加坡通過大型蓄水計劃,以及海水淡化和循環再利用等技術,使得水源供應更加多元化,逐步邁向為全國500多萬居民提供生活生產用水自給自足的目標。

水和空氣是人類的公共資源,戰略資源,相較之,我們的不惜水,不節水,污染水的陋習應該從根本上改變了。

5).新加坡是被世界公認的「花園城市」,現在又向「花園中的城市」邁進。這是人們在光顧了這個國家後留下的美好形象。我粗略地走了一些地方,包括西部工業區,我也這麼認為的。 

新加坡的綠化是立體的(圖11-6)。高大的喬木,低

矮的灌木,如茵的草地,盛開的花卉,彼此輝映;樓房的立面綠化,立交橋和高架橋的垂直綠化,這一切營造出了一個姣好的綠色的三維世界。在這個寸土尺金的國家,據統計,現有占地20公頃以上的公園有44個,0.2公頃的街心公園有240多個,在264條公路兩旁,都種植有花卉樹木,若是把這些數字加在一起,其綠化占地面積約為420多公頃。今天,遍布街道遮風蔽日的雨豆樹就像一把把巨傘,潤飾著房前屋後(圖11-7)。

走在新加坡大街小巷,園林綠化給人是一種不加潤色的自然美(圖11-8)。處處條理豐碩、草地、灌木、喬木自

然搭配,各類樹種混種而形成自然的生態狀,絕少整潔齊截,行道樹及灌木皆無精心修剪的痕跡,而是任其自然伸展蓬勃地發展,但又不影響人行和車行的安全。花也好,草也好,即使高大的樹木,展示給人的都是水洗過的一樣乾淨。

這一切不僅源於精心的設計,更源於持久的精心管理,優質管理。

這個「花園城市」 ,也可說是一個「花園國家」 ,我相信,他會實現「花園中城市」的目標,他真的很有吸引人的魅力!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