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跨越世界的海域,新加坡名勝世界上的時光

2019年10月11日   •   6156次閱讀

前言:

綠島和瓊田灑翠,爭流百舸綿延。正直年輕好時光的暑假尾巴悄息挪走,陰雨暖陽爭論間還能喚醒星洲的記憶。聖淘沙島的海風,海邊的沙灘,名勝世界SEA海洋館玻璃窗後的發光水母,遊樂競技場中的過山車,近海遠洋中的跳躍海豚。三十歲這年的暑假,會跟好友談論"小時候",回憶趣事,那大約是人最早的「懷舊"。而未來的人生,越走越急,暑假沒有了,水母沒有了,海豚沒有了。回憶卻忘記帶走了。看起來高歌猛進,其實在混沌里更快地遺失。人生的悲觀並不是一種傾向或選擇,凡生命必將走向死亡,無論你(裝作)清不清楚,那是個事實。

我對海最早的記憶,大概是五歲。那年暑假,我們全家在一個海邊小島鎮子上的阿姨家寄宿。不記得當年發生了什麼,總之暑假裡父母變得異常忙碌。難得的,被交給阿姨家的哥哥帶著成天拍洋片,在海里摔泥泡。有一個晚上,海邊停了電,哥哥忽然叫了幾個小夥伴,說帶我去看海邊的星星。我們拿著手電筒,鬼鬼祟祟穿過幾條小巷,來到海邊。那時的海邊,電還很珍貴,街道和小巷還有稀稀拉拉的路燈,到海邊就漆黑一片了。我拉著哥哥說,在哪呢?小孩子互相使眼色,忽然從背後拿出來一盒火柴,和幾支小煙花。小火苗點燃的瞬間,煙花在夜色里盛開。啊,實在不知道怎麼形容那個時刻被震驚的快樂,我們在海灘上尖叫。

聖淘沙是新加坡的眼睛,一半是明月,一隻是江燈,江燈溫暖過孤寂的軀體,明月點亮荒蕪的心。

這年暑假,我又見了海邊的星星。但其實更甚,聖淘沙島是新加坡的萬花筒,我將眼睛深埋進去,同樣掩埋的還有我的心臟,我開啟了我的尋寶旅程,它勾引我為之瘋狂。

我如同世界各地的遊客一般,選擇了到此一游的最佳之地。名勝世界園區內設有一座彩色魚尾獅,孩子抬頭說她想起了小美人魚,那個生活在深海,一聲憧憬雙腿想要生活到陸地的漂亮人魚。

名勝世界是一座熱帶雨林氣候的小小世界,夏天的時候觀日落還是有點曬。好在步行道上有樹木,可以遮擋一些陽光,所以坐在木棧道上,靜靜地等候一場聖淘沙的落日景觀,還是相當愜意的。因為這裡的海面風平浪靜,這裡的天空總是很透徹,這裡更接近大自然。

深入島內,回憶起聖淘沙島如小人魚般虛幻卻浪漫的歷史。塵埃年間,平凡的絲毫吸引不來任何興趣和目光的平凡小島,島上居民以捕魚為生,過著簡單質樸的生活,卻依然生活恬淡。體現著靠海吃海的傳統生存方式。直到二戰爆發,因為地理原因,小漁村突然變成兵家重鎮,成為英國的軍事基地,恬靜的原生態味道被各種各樣的軍事設施沖淡,變得神秘而冷酷起來。1967年,當新加坡政府正式收回這個與本島毗鄰的小島時,決定不但要恢復昔日小漁村的寧靜,更要順應它有利的地理條件、天然的美景以及豐厚的人文資源,將它改造成一個休閒度假的勝地。於是,給了它一個優美又不失大氣的名字——聖淘沙!在馬來文里,「聖淘沙」是「和平與寧靜」的意思。1972年後,「聖淘沙」也成為了「完美度假地」的代名詞。

而坐落在聖淘沙上的美景,要數名勝世界能達到雲頂新加坡耗資65.9億新元的高端程度。占地49公頃的綜合度假城,擁有東南亞首個環球影城主題樂園、新加坡海事博物館、及水族館,多家風格迥異的度假酒店、名勝世界會議中心和多家名廚餐廳及時尚零售店等西樂索海灘--眾多沙灘排球迷的聚集地。

聖淘沙名勝世界同樣有著世界上迄今最大規模的戶外電動機械演出,也為聖淘沙名勝世界的海濱坊樹起了夜間娛樂的新地標。它是Entertainment Design Corporation公司特地為新加坡聖淘沙名勝世界創作的,由公司旗下榮獲四屆艾美獎的國際秀大師Jeremy Railton親自操刀。人們喚做仙鶴芭蕾。

仙鶴芭蕾寓意著長壽、豁達與好運。

兩台起重機之間的神奇愛情故事,仙鶴芭蕾的創作靈感來自不同文化的共通點,即愛的能量能夠將有形的生命幻化為無形。上升至30米(10層樓高)的高度,每隻仙鶴重達80噸,這些使得仙鶴芭蕾當之無愧成為世界上最高的戶外電動機械演出。仙鶴芭蕾通過數碼藝術、LED顯示屏、令人驚嘆的燈光和水幕效果,以及美麗的配樂,向觀眾展現了一個宏偉夢幻的電動奇觀。

仙鶴芭蕾的特色在於它的規模,因為你無論從聖淘沙島上的魚尾獅,從摩天塔,還是從海濱坊對面的怡豐城望去,都能看見仙鶴芭蕾的演出。仙鶴芭蕾每晚免費上演於新加坡聖淘沙名勝世界的海濱坊。美輪美奐的《仙鶴芭蕾》。由佇立在海中的一對巨型機械支架,來模擬仙鶴求偶的優美過程。當愛侶們相依相偎沉醉在聲光電給他們營造出的視覺衝擊時,整個聖淘沙的夜空仿佛都被點亮了,美麗的仙鶴見證了戀人們浪漫的愛情故事。聖淘沙名勝世界每晚將呈獻栩栩如生,美輪美奐的《仙鶴芭蕾》。由佇立在海中的一對巨型機械支架,來模擬仙鶴求偶的優美過程。當愛侶們相依相偎沉醉在聲光電給他們營造出的視覺衝擊時,整個聖淘沙的夜空仿佛都被點亮了,美麗的仙鶴見證了戀人們浪漫的愛情故事。

視頻預告

世界上最大的透明夢境-S.E.A海洋展館

我們著陸在這萬花筒中,環繞在島的外側則是馬六甲海峽的光滑洋面,洋面泊著繁多的遠洋貨輪,正是一副繁忙的港口景象。全球最大的海洋館正是坐落在此,將世界各地超萬種的海洋生物匯聚一堂,孩子期待的綻放了獨屬夏日的笑顏。

進入S.E.A海洋展館,我們不僅眼前一亮,前方一條拱形的海底走廊落入眼底,閃著深邃的光。上世紀中古沉船,在櫥窗中講述他的故事,連串的魚兒在船體的隙縫間自由穿梭,似乎這天地都是他們暢遊的天堂。

拉著孩子的手,在透明的海底隧道中散步,讓人驚喜的是,宛如漫步在一個奇妙水晶宮裡的感覺。大魚引領小魚列著隊,從我們的顱頂掠過又折回,自在游弋,自娛自樂;而體型龐大的鯊魚往往獨自翱翔,充分展示著它海中霸王的角色。隔窗欣賞這些海中精靈,它們似乎觸手可摸。

這是一瞬跨越世界的海域,我們邊走邊欣賞,在櫥窗里依次呈現的是一座座斑斕的海底世界。從卡里馬塔海峽和爪哇海、馬六甲海鮮和安達曼海、孟加拉灣和拉克代夫海、波斯灣和阿拉伯海、紅海、東非海域,一直到南中國海。不同海域、各具特色的海洋生物,品種繁多,更有很多珍貴的物種。

孩子突然異常興奮,原來是見到了孩子們的最愛—各種形狀、五彩繽紛的熱帶魚和珊瑚,同樣也近距離的看到了迪士尼動畫里的小丑魚。臨出來前,有個開放的展區,還能用手去觸摸海里的貝類,有些莫名的驚喜。而我特喜歡那些宛如精靈般的各式水母了。在藍色的海水中,近似透明的軀體一伸一縮間,竟然不停地變幻著顏色。很夢幻,很炫目,也很可愛,像兒時的夢境,透明卻真實。

進入館內就可以看到一座鯨魚造型的藝術品。

前方一條拱形的海底走廊落入眼底,閃著深邃的光。上世紀中古沉船,在櫥窗中講述他的故事,連串的魚兒在船體的隙縫間自由穿梭,似乎這天地都是他們暢遊的天堂。

孩子在和海星對視著,放佛在聆聽著它的故事。

當它們一起行動時,就像一個個熱氣球膨脹起來,一伸一縮漫無目的的游。又好像是一個個仙女在小河裡游泳,美麗極了。

絲絲纏繞的月形水母伴隨著陣陣海浪翩翩起舞,如同宮殿般的仙子一般惹人憐愛。

我特喜歡那些宛如精靈般的各式水母了。在藍色的海水中,近似透明的軀體一伸一縮間,竟然不停地變幻著顏色。很夢幻,很炫目,也很可愛,像兒時的夢境,透明卻真實。

第一次看到投食,這而且是一顆包菜。

讓孩童美夢成真的,不僅僅是魔法師-環球影城

我猶記得,家鄉的每年兒童節,市政府組織在市裡的遊樂場放煙花。就是那種,綻開在整個天空,全城都能看見的天女散花。遊樂場裡擠滿了人,砰得一聲炮響,密密麻麻的人臉都空中望去,男女老小都是期待和歡樂的表情。我總想著要有個無人機在那一時刻飛過上空,捕捉到的可能是全世界幸福密度最高的畫那個儀式,最近這些年好像停了。連同當年元宵節的燈籠展什麼的,都停了。

這些年生活仿佛又更好,然而期待和歡樂仿佛又變少。不知道,算不算一種強行關聯,我總覺得這本身就是生活的隱喻。我們在懵懂而無畏時欣欣向榮,手握財富之後,變得迷茫而疲軟。我看煙花的次數少之又少了。就連「煙花"這個名詞,一度被文藝愛好者過度使用,又激起了青年時期的我的反刻奇。於是連同詞語本身都束之高閣,再也不用了。有段時間迷杜普雷,去翻看她的傳記電影,《她比煙花寂寞》。看了一半,發現這片子在初中時看過。少年時並不能理解傑奎琳的孤獨與固執,也不明白為什麼會有人拍這樣一部影片,那時候甚至覺得文藝片導演都是精神分裂。但去年再看,似被人當頭棒喝,影片結束,心裡空空。那個片子的原名,叫 Hilary and Jackie,這個中文譯名,讓很多人記住它的同時,也迎來了不少罵聲。煙花啊,轉瞬即逝的煙花,是個多麼媚俗的詞。然而第二遍看完,想站起來為譯者喝彩。

1/3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