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最殘酷的考試——小六會考對於各位同學來說算是暫時告一段落啦!
同學們和家長們也進入了擇校的階段,但是在擇校的時候,各位家長和同學們也應該想想自己到了一個新的環境後,又該如何適應呢?
很多家長對此不以為意,覺得慢慢習慣就好,其實並不是哦~

中學第一學期對於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階段,也是一個新的起點,同學要適應新的環境,接觸新的老師和同學,以及多科目學習新的內容。
進入中學後,面對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和老師,會出現情緒低落,成績下滑的情況,主要原因還是不適應新的環境。
一位為人父母的博主在他的社交軟體上這樣寫道:「第一周是瘋狂的--所有可能出錯的事情都出了問題。」
她的兒子在第一天就花了整整一周的零用錢,乘公共汽車迷路了,第三天發燒了。

從小學到中學的調整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帶來了既令人興奮又充滿壓力的挑戰。通常,孩子們只是需要時間來適應。
幾個月過去了,米歇爾的兒子現在完全適應了新的生活和環境。
家長的扮演的角色,就在這時候凸顯出作用。新加坡政府認為,只有在學校,父母以及社會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才能夠在最開始打好基礎,迎接未來的挑戰。
新加坡教育部鼓勵更多父母挺身而出,在學校展開的計劃和活動中,利用他們的專長做出貢獻。家庭與學校和社會的合作,可豐富孩子的學習體驗。

這位熱心的博主也給各位家長帶來了,當時她如何幫助孩子如何適應新環境的經驗,相信過不了多久,各位家長就可以用到了下列方法來幫助自己的孩子適應新環境了。
技巧1:培養獨立學習者
每個孩子適應環境的速度都不一樣。有些人可能花得時間較長,而另一些人也可以輕鬆的達到要求。
即使是在小學表現良好的孩子也會發現,他們要面臨著日益增加的學習任務,在學校的學習時間也比小學更長。

米歇爾建議父母不要做「直升機家長」,建議家長們要幫助他們的孩子磨練生活技能--比如批判性思維、提前計劃和解決問題。
「對於其他孩子,一旦他們回到家,所以最好的時間對他們來說是在午餐時間。」
米歇爾在課外方面也說出了自己的見解:「把最後的決定留給他們,並給予你最好的支持。」
她建議父母幫助子女了解活動項目,如果他們最終選擇了自己喜歡的活動項目,家長們應該告訴孩子從這項活動中可以學到什麼!而不是強制干預子女的選擇!

米歇爾分享道:「我的一個女兒選擇了網球作為她的第一選擇,但卻加入了音樂會樂隊。另一人被直接入學(DSA)接受曲棍球,但在受傷後退出並參加了舞蹈。他們最終愛上了新的活動項目並且還成為了朋友,」
總結
在家裡,父母們可以做些什麼來幫助孩子們呢?
當孩子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回到家之後能夠融入到對話中得到及時鞏固,那麼你的孩子會受益良多。
如果你的孩子正在小學讀書,那麼你可以花點時間陪他一起閱讀,培養他的閱讀興趣。

孩子大一點的話,還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與孩子討論書中或是新聞上的內容,幫助他們將學習和實際生活聯繫起來。
而老師也很想知道你的孩子在家裡是什麼樣子的,所以與老師分享你對孩子在學校以外的習慣和行為的看法。
只有當老師和父母合作的時候,孩子才贏在了起跑線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