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13日訊)一名新國的小學老師,因在46年前的一個小舉動,讓家境貧窮的男童深受觸動,改變了他的一生。
現年56歲、城市綠化公司的老闆維拉回憶說,當年他就讀康培小學時家裡很窮,只能用紙袋包著書本上學,遇到雨天的雨水打濕了紙袋,也只能從垃圾桶內翻找別人丟棄的袋子用。

維拉經過近半世紀後,昨天再度與恩師徐秀釧見面,兩人暢談了近一小時。(海峽時報)
這情形全被老師徐秀釧(譯音)看在眼裡,並和班上同學商量好,大家合資為維拉買了一套文具和新書包。
雖然,維拉在小學畢業後沒和徐秀釧保持聯絡,但這段記憶仍銘記於心。
維拉說:「她的舉動讓我非常感動,這些禮物改變我的人生,我非常珍惜它們。」
維拉童年的這段小插曲是今年國慶慶典短片中的其中一個故事,這短片講述了5名新加坡人如何戰勝劣勢,積極向上的人生經歷。
令人感到驚喜的是,當維拉的故事被媒體報道後,徐秀釧的女兒聯絡上他,並在昨天安排兩人見面。
近半世紀後再見小學老師,維拉接受新加坡《海峽時報星期刊》訪問時直呼:「這真是太奇妙了」。
75歲的徐秀釧早已退休,她笑言對當初送書包的印象模糊,只記得那時的學生家境都不怎麼好。
與恩師再度見面,維拉記憶中當年長發飄逸的徐老師已剪了短髮,一開始還不怎麼認得出來。後來徐老師給他看了自己年輕時的照片,維拉感慨地說:「就是她!」
不忘回饋社會
維拉雖然生長在一個貧窮的大家庭,但他求學路上不斷遇到貴人,得以順利完成學業,如今也不忘回饋社會。
他在家中排行老五,他另有8名兄弟姐妹,父親在他5歲那年因病去世,一家人只靠母親當保母賺來的微薄薪水和親戚救濟度日。
小學畢業後,維拉順利進入維多利亞學校求學,並以半工半讀的方式完成學業。
後來,他雖成功考進新加坡國立大學,但由於經濟條件不好,無法負擔學費,所幸他的朋友介紹了慷慨好施的律師阿傑布給他,並幫助他支付學費,他也是家中第一個獲得大學學位的人。
維拉說:「我答應他一定會償還他,但是他告訴我,要把這筆錢回饋給社會,去幫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幫弱勢群孩童
維拉在大學修讀植物學,如今他是綠化科技設計公司老闆,主要從事綠牆和城市農場等業務,同時也提供園藝方面的諮詢工作。
他步入社會後,履行了自己的承諾,不但聘請前囚犯,也為年長者購買食物,同時幫助弱勢群體和特別需求孩童。
維拉與太太育有2名孩子,他希望與徐老師的會面,能激發其他人記得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
「我希望大家都能找到生命中的『恩人』,並感謝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