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於1974年,南洋美專校友會與現稱南洋藝術學院的母校,脈脈相通,息息相關。

在歷屆眾多優秀校友中,也包括了,師從先驅畫家張荔英、鍾泗濱,前校長林學大等的第二代南洋藝術家。由其中的21位代表,精選出40幅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參與,這次母校80周年大慶「時光之旅」美術展2018的展出。時光之旅也意味著多年來畫家們仍然保持繪畫的熱誠。通過此展可看見畫家們對技巧, 題材,表現手法各顯其能,通過時間主題,繪出個人風格,亦醞釀著南洋韻味. 資深的校友代表們,在母校的栽培下,傳承了改變他們一生的藝術教育,雖然畢業於50多年前,也不忘對母校的熱愛,積極踴躍參與,為80周年大慶增添色彩。

這次參展的代表,包括畢業於1950的林友權與丘瑞福, 1953年的蔡名智, 1956年的何家良、黃奕全與張金隆,1958年的許錫勇與黃明宗,1959年的李士心,1960年的鄭志道與梁其棟,1961年的簫學民、沈板亮與王春鑫,1962年的陳楚智與羅福章,1963年的劉海宏與姚天佑,1964年的白榮盛,1965年的李運啟,1966年的賴瑞龍。他們之中不乏文化獎得主、前政界、社區與美術團體領袖,引領著我國藝術界的發展。

「時光之旅」展覽,將於6月25日,由主賓 - 南洋美專,現名為南洋藝術學院董事會主席——劉心玲女士,主持開幕典禮。
展出日期:6月25至7月1日,每天從上午11時至傍晚7時,於南洋藝術學院的林學大展廳展出。
地址:南洋藝術學院的林學大展廳 80 Bencoolen Street 明古連街,新加坡郵區189655。
畫展部分作品








部分畫家介紹

何家良
新加坡著名畫家兼美術教育家,現年81歲,馳騁畫壇半個世紀有餘,早年在新加坡南洋美術專科學校,簡稱美專(現稱南藝)短期進修一年半後便到南洋大學就讀,獲理學士學位後便執教鞭並獲選為國會議員,數年後受委為高級政務次長。這期間,他積極推動藝術發展,並為無數次畫展主持開幕典禮,但他也偷閒作畫。
從政30年後,於1996年杪從政壇退下,旋即受聘為南藝院長。 在任6年半期間,除了加強南藝的行政與師資陣容,改善教職員的待遇外,亦致力於與世界著名藝術大學掛鉤,讓畢業生也能繼續攻讀本科及以上的課程。何家良對南藝最大的貢獻莫過於籌建南藝新校舍,讓莘莘學子能在設備齊全且嶄新的學習環境里上課。
何家良擅長油畫,他堅持到戶外寫生,認為如此更容易抒發畫家的感情。他用色鮮艷,陽光感特強,畫風雖受印象派影響,但也自成一格。 何氏的畫作應納入「南洋畫派」範疇。畫評者一般認為他是第二代「南洋畫派」的佼佼者。此外,他亦擅長書法並以其粗獷筆墨見稱。
何家良積極參與推動新加坡藝術發展及慈善活動,舉辦過數個慈善畫展外,亦不時捐出畫作供慈善機構拍賣籌款。自1991年,他被推選為新加坡藝術總會會長至2016年。

賴瑞龍 Nai Swee Leng
1946年出生於新加坡。1968年畢業於南洋美術學院,師從范昌乾先生與趙少昂先生,曾先後在國內外舉行14次個人書畫展,並參加歷年之墨瀾社,嘯濤篆刻書畫會,中華美術研究會年展,藝術協會年展,義安潮人書畫展等。國外聯展無數次。
現為墨瀾社顧問,獅城墨韻顧問,嘯濤理事,中國杭州西冷印社社員,台灣國際彩墨畫聯盟會員,日本墨畫會成員, 亞洲新藝成員等。

林友權 Lim Yew Kuan
1928年生於中國廈門。1950年 畢業於南洋美術專科學校,1960年 英國,倫敦切爾西美術學校深造,考獲國家美術(油畫)文憑,1961年 英國,倫敦切爾西美術學校深造,考獲國家美術(版畫)文憑, 1980年 榮獲新加坡總統頒賜公共服務獎章 PBM(藝術), 2011年 榮獲新加坡文化獎(藝術)。
1958年 赤道藝術研究會首展,新加坡中華總商會。
1966年 新加坡第一任總統,尤索夫塑像,新加坡總統府。
1967年 第一屆新加域雕塑展,新加坡國家圖書館。
1979年南洋回顧展,馬來西亞吉隆坡博物館主辦。
1992年亞太區藝術教育會議,澳州墨爾本。
1997年 東南亞近代美術的誕生,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 印尼峇厘之旅 - 九人畫展,阿貢拉伊藝術博物館。
1998年 刻古銘心-新加坡歷史刻畫,新加坡歷史博物館及版畫會主辦。
1999年 新加坡第二任總統,薛爾思塑像, 新加坡總統府。
2002年 南洋1950-1965:新加坡美術之路,日本福岡亞洲美術館、 光影晃動,法國巴黎藝術中心。
2005年 毫情年代 1955-1965 新加坡繪畫,新加坡美術館。
2006年 六人木刻回顧展,新加坡國家圖書館。
2009年 南洋美術之父-林學大塑像 ,南洋藝術學院。
2010年《不知足的恩賜》林友權回顧展,南洋藝術學院。
2011年 《傳承與開拓:林學大及林友權美術作品展》新中兩國藝術交流展,廈門美術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