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小學低年級學生回校上課,各所學校的出席率接近100%。
教育部長王乙康先生6月8日走訪擎青學校歡迎低年級小學生複課後,發布面簿貼文說:不少家長告訴他,孩子在家待了九周後,很期待回返學校上課。
王乙康說:「我問我的職員,今天各校的出席率如何。從他們迅速傳來簡訊可見,出席率高達98%、95%、97%……正如我一直相信,大多數學生和家長認為回校上課是重要的,他們希望學校生活在做足安全措施的情況下逐漸恢復。」
但王乙康也說,他理解有些人對教育部學校出現五起確診冠病病例感到擔憂。他指出,這些病例浮現是因為當局在病毒阻斷措施後,擴大對出現發燒、咳嗽或喉嚨痛等症狀就醫的12歲以上學生和學校職員進行冠病檢測。
王乙康說,隨著政府擴大檢測範圍,病例難免會增加,儘管這會令人不安,但說明這項策略是有效的。「只有在加強檢測力度,才能儘早發現和對病例進行隔離,遏制病毒傳播的風險。」

新聞來源:聯合早報
那麼伴隨著教育部學校逐漸複課
接下來是否所有學校師生都需要進行冠病檢測?
檢測是否收費?
一起看看官方怎麼說

圖片來源:王乙康先生臉書
是否所有學生和教職員工都需要接受COVID-19的測試?
任何身體不適的人,尤其是表現出流鼻涕,咳嗽或喉嚨痛等呼吸道症狀的人,都應該去看醫生。
如果員工和學生(13歲及13歲以上)被醫生診斷為患有急性呼吸道感染(ARI)則需要進行COVID-19測試,醫生會將其轉診至參與拭子測試並由健康促進委員會設立的(SASH)指定診所或區域檢查中心進行測試。這也適用於在學校工作但不是教育部雇員的人員,例如SCC / KCare員工,教練和講師,食堂和書店經營者。可以在以下網站上找到參與SASH計劃的GP診所列表:http://www.phpc.gov.sg。
13至16歲的學生應由家長/監護人陪同參加測試。這有助於在學生在家等待測試結果時要採取的注意事項,並徵得同意與學生和家長/監護人進行溝通。
對於12歲及以下的學生,醫生會評估他們是否需要進行測試,因為年幼的孩子可能需要與年長的孩子不同的臨床考慮。他們可能會在第一時間獲得為期5天的MC,並且必須待在家裡。如果他們在MC階段結束時狀況良好,則可以返回學校。如果他們在MC期結束後仍表現出呼吸道症狀,應與同一位醫生進行隨訪評估,然後醫生可以將他們轉診給KKH或NUH進行COVID-19測試。
為什麼需要進行COVID-19測試?
測試是對我們為維護教師和學生的福祉和安全而採取的其他安全管理措施的補充。這是為了使我們能夠更早地識別出COVID-19病例,並迅速遏制學校/教育機構和社區中的任何潛在傳播。
接受COVID-19測試的教職員工/學生需要帶些什麼?是否需要支付拭子測試費用?
教育部的工作人員和學生將需要攜帶NRIC / FIN的學生證/職員證。在學校或與學生一起工作的非教育部工作人員,需要攜帶學校出具的身份證明信以及帶有其NRIC / FIN號碼的身份證明形式。整個過程所有人應始終佩戴口罩。
13至16歲的學生應由家長/監護人陪同參加測試。這有助於在學生在家等待測試結果時要採取的注意事項,並徵得同意與學生和家長/監護人進行溝通。
診斷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所引起的測試費用將由政府承擔。在這種情況下,相關的諮詢,藥物和調查費用將由流感補貼計劃支付(適用於新加坡人和永久居民以及工作許可證持有人)。
為什麼不像學前班一樣測試所有員工?
根據不同的風險因素評估監視測試的必要性,包括該小組的脆弱性和接觸COVID-19的風險以及在特定環境中傳播的風險。在學前班/學校/教育機構中,要考慮其他因素,包括教職員工與學生之間的緊密互動程度。與其他學校的工作人員相比,由於學前工作人員與學生的身體互動更為緊密,因此所有學齡前工作人員都經過了一次一次性測試,然後才能恢復學前服務。為了降低在學校/教育機構中傳播的風險,將優先考慮由醫生診斷為急性呼吸道感染(ARI)的人員進行測試,這是確保學校/教育機構安全的總體策略的一部分。
文內內容引用: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singapore/story20200608-1059565
https://www.moe.gov.sg/faqs-covid-19-infec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