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看懂新加坡科技准證Tech.Pass移民!科技型人才首選方式

2022年05月18日   •   1萬次閱讀

一、新加坡科技准證Tech.Pass

新加坡科技准證(Tech.Pass,簡稱TP)是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推出的計劃,計劃旨在讓經驗豐富的科技專才更易於申請與個人特點掛鉤的准證,吸引他們投入本地的科技生態系統。該計劃從2021年1月起開放申請,首批共開設500個名額。該准證的有效期為兩年。如果滿足更新標準,則可以更新一次,更新後的有效期同樣為兩年。

二、申請條件

Tech.Pass准證申請者不一定要受僱於任何企業,可以是企業的工作者,也可以創業者,投資人,公司的董事等身份。他們只要滿足下面三項條件中的兩項,就可以申請在新加坡本地落戶,工作或創業等。

至少滿足以下其中二個條件: 1.過去一年的固定月薪至少兩萬元新幣; 2.曾在市值至少5億美元(約6.75億新元)或擁有至少3000萬美元資金的科技企業擔任領導職位最短五年;

3.曾主導科技產品的研發工作至少5年,該科技產品的月活躍使用者人數至少10萬人,或年收入至少1億美元。

三、辦理流程

1.簽署移民服務協議

2.提供個人簡歷、個人創業記錄或任職企業介紹、主導開發的產品介紹等支持性文件

3.選擇適合自己申請科技准證的背景

4.準備Tech.Pass申請相關文件:約2周

5.遞交Tech.Pass申請

6.獲批IPA(In-PrincipleApproval,即批覆信):約8周

7.登陸新加坡,獲得通知函,錄入指紋或拍照,領卡

四、居住要求

1.科技准證TP政府沒有明確的居住要求,建議儘量多住,有利於未來PR的順利獲批。

2.政府要求是持有PR永久居民身份兩年後即可申請入籍(Singapore Citizenship)拿護照。我們實際經驗總結,我們建議持有PR永久居民身份後兩年內住滿一年申請入籍更穩妥。

五、續籤條件

要獲得兩年續簽資格,TP持有人須:

1.至少賺得24萬新幣收入 或者

2.證明年度企業支出總額至少10萬新幣,並僱傭至少1名當地PME(擁有公民或PR身份的專業人士,經理或高管,固定月薪不少於3,900新幣,領取CPF的時間不少於3個月)或3名LQS(擁有公民或PR身份,固定月薪不少於1,400新幣,領取CPF的時間不少於3個月)。

另外續簽時,至少要擔任A、B兩列中的兩種職位,其中至少一種職位必須在A列中:

A.

1.在新加坡成立公司,提供科技型的產品或服務 2.在新加坡一家科技公司擔任高管職務(如執行長、首席技術官、亞太區總經理) 3.在兩家及以上新加坡科技公司擔任高管職務 4.在新加坡公司擔任技術高管,如在某一特定技術領域帶頭的高級工程師或高級研發員

5.在兩家及以上新加坡公司擔任技術高管

B.

1.擔任新加坡公司董事(不一定是科技公司) 2.擔任新加坡初創企業的顧問/導師 3.在新加坡高校擔任教授/講師/兼職教授/兼職講師 4.提供不包括B2或B3所涵蓋的其他形式培訓(如研討會、企業培訓班)

5.投資一家或多家新加坡科技公司

六、優勢

相比必須作為雇員的EP,「科技准證」TP更加靈活。在獲得該「科技准證」後,持有人將可以靈活地參與創辦企業或經營企業的活動,也可成為本地公司的投資者,雇員,顧問或董事。申請人還可以成為本地創業公司的導師,或受邀去往本地大學授課。

七、挑戰

申請條件有嚴格的要求,比較適合於從事分析和數據科學、網絡安全、產品管理、軟體工程等領域的科技型人才,或者曾經接受過第三方風險投資或擁有豐富的創業經歷的企業家,同時實際願意在新加坡開展創新業務或者尋求優化國際化職業平台的申請人。

附錄:決定新加坡移民成功的關鍵因素

新加坡官方從未公開展示,但基於多年的申請經驗,總結出實際申請中決定移民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素如下:

1.年齡

新加坡將65歲設為正式退休年齡,因此移民官將評估申請人在退休前的這段時間內可以為新加坡經濟和社會做出貢獻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年輕的申請人可以提供更多回饋新加坡社會的時間,但年齡較大的申請人往往有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所做的貢獻可能會更大,移民官會在這兩者之間權衡。

按照多年的申請經驗,一般情況下僱主項目大專和本科學歷申請人最好不超過50周歲,碩士和博士學歷申請人最好不超過55周歲。特殊情況下比如申請人學歷非常高(博士及以上)、工作背景非常好(全球知名企業和高校任職)等綜合條件非常好的情況下,年齡可以再放寬些,具體可以根據申請人綜合情況來評估。

2.學歷和工作經歷

新加坡強調精英制度,因此政府對永久居民也有同樣的期望。若申請人有高學歷並精通各自行業和領域的專業知識並具備豐富的專業經驗,或具備豐富且成功的創業經歷,則更有可能通過申請。

3.收入和資產

薪資收入水平是批准的關鍵因素,因為薪資關乎到申請人是否對新加坡社會有貢獻或者會給新加坡社會造成負擔,這是移民官權衡的重點(例如:交稅)。

此外,他們還會綜合評估申請人在新加坡的資產情況和消費能力(例如:是否有自己的房產、家人是否有充足的商業保險、是否把家人帶到新加坡一起生活消費、孩子是否在新加坡上學交學費等)。

總之一句話,不管是從境外帶來的資產,還是在新加坡當地的收入,都是越多越好,新加坡政府喜歡「有錢人」。

4.在新加坡的時間和融入性

移民官將根據申請人及家庭成員在新加坡居住的時間長短來判定申請人是否願意熟悉並了解新加坡的社會文化,他們希望申請人及家庭成員拿到PR永久居民身份後能繼續留在當地長期生活,而不是拿到身份以後離開。

如果申請人在新加坡居住的時間較長,家屬和子女也能夠隨同長期居住,則更容易加速通過PR永久居民申請。

按照多年的申請經驗,僱主項目的申請人持有工作準證期間每年至少累計居住半年時間,是PR永久居民身份能否順利獲批的關鍵因素,家庭成員最好也能儘量多住。

5.所屬行業

新加坡移民官還會結合考慮當下推動新加坡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行業。

若申請人所屬的行業和具備的專業知識與支撐新加坡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行業相符,那麼新加坡PR永久居民申請的通過率會更高。比如金融行業、網際網路行業、教育行業、養老行業和醫療行業等。

舉例說明:同樣是財務總監職位,薪資同樣,學歷背景年齡家庭結構都一樣,在網際網路行業和醫療行業任職財務總監申請PR一般要比在餐飲行業和基礎服務業任職財務總監申請PR

速度更快。

6.家庭背景

如果申請人的親屬(主要指父母子女和兄弟姐妹)已經成為新加坡PR永久居民或SC公民,那麼申請人會有更大的機會批准,因為新加坡政府相信親屬間會保持緊密聯繫,申請人也會更長久的留在這裡。

此外,家庭的逐步擴大(結婚和生子)也會「充實」新加坡這個多元的社會,幫助緩解新加坡生育率低的問題。所以有孩子的申請人更容易獲批PR永久居民身份。

7.其它特殊榮譽或技能

如果申請人或家庭成員在專業或個人層面上積累了特殊的榮譽也會讓新加坡政府更青睞。若申請人或家庭成員具備特殊技能和才能,同樣將為全家申請PR永久居民身份帶來優勢。特殊技能和才能包括但不限於運動或藝術方面,也包括一些技術專利等。比如成年人的技術發明,孩子的體育運動特長,比如游泳、兵乓球、圍棋、西洋棋等

總結:

儘管新加坡移民局沒有明確的申請標準,但申請人仍可以通過提升以上各方面來提高新加坡PR永久居民申請的通過率。

例如:提升學歷、提高收入、提高個人技能、儘量多住(最好能帶家人一起)、多生孩子、購買住房和商業保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