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民新加坡,永居買政府組屋這些事,你了解多少

2019年02月07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的生活,離不開一座座稱為「政府組屋」HDB的高樓,組屋可說是新加坡

最獨特的一道人文風景。新加坡,居者有其屋,其中大量的居民,都住在政府提供的組屋裡面。

好多在新加坡工作的外國人,申請成為新加坡PR的最大動力之一,

就是能夠以超值的房價,購買新加坡政府組屋。

可惜!!

HDB不是你想買就能買,也並不是拿了PR就能買組屋了

這裡面還有不少限制。。。。。

大家都知道的規定是:

夫婦兩人都是永久居民的外國家庭

可在公開市場上購買二手(轉售)組屋(resale HDB)

但前提是必須在獲得PR後等滿三年,而且購買後必須在

半年內賣掉國內外的房產。

就算滿足了以上條件,目前新加坡依然有300多棟組屋

中國籍PR可能無法購買。。

這是什麼情況呢??

永久居民比率頂線這個規定了解一下!!

根據建屋發展局的條例;

同座組屋的非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的比率不能超過8%

也就是說一棟組屋100戶人家,只有8戶可以給非馬來西亞籍PR購買

據說這樣規定是為了協助他們,融入新加坡本地社群。

並鼓勵他們入籍為公民。

有人要問了,那為什麼馬來西亞籍PR?不受限制?

官方解釋說因為他們的文化和歷史背景與新加坡人相似。

所以不存在融入的問題。

全島373棟組屋達到PR頂限

目前新加坡有8700棟政府組屋。

2017年的有5.14%的組屋達到頂限,

去年2018年的情況稍好一點,

有4.29%的組屋達到頂限。

百分比數字看著不大

換算過來也有373棟組屋

非馬來西亞籍PR不能夠買呢!

一旦一棟組屋達到永久居民頂限。

無論是新加坡公民或是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的組屋屋主

都不能將單位轉售給非馬來西亞籍永久居民。

舉上面的例子

就是說一棟100戶的組屋

如果已經居住了8戶非馬來西亞籍PR

那麼這棟組屋就是達到頂限,非馬來西亞籍PR不能買!

居民也不能賣給非馬來西亞籍PR!

達頂限組屋集中在?

一個令人關注的趨勢是:

已達到永久居民比率頂限的組屋,並非平均分布全島各地

而是較集中在某些地區!

組屋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和東北部

不能購買說明該區域

已經居住了大量的永久居民

也能反應非馬籍永久居民們

對新加坡居住區域的喜好

所以這些達頂限的區域

也可以理解成為

「最受PR歡迎的新加坡地區」

經統計後發現,華族永久居民較集中在西部

印族永久居民則更多,集居在盛港和榜鵝一帶

華族非馬來西亞籍PR,那基本上就是指中國籍PR了

最喜歡西部地區,大裕廊再次怒刷存在感。

西部最受中國籍PR歡迎

社會學專家分析了

新加坡西部地區受中國籍PR歡迎的幾點原因

1 房價便宜

這是很自然的現象。他們人生地不熟、資源也有限,經濟上無法依靠其他家庭成員的幫助,因此會傾向居住在比較負擔得起的地區。」

例如2018年第三季

裕廊西五房式單位的轉售中位價是43萬5000元

相比之下,紅山、女皇鎮的,五房式單位轉售中位價則超過80萬元

相比之下裕廊的性價比太高了

「裕廊一帶的屋價是比較可負擔的,屋齡也較短,或許是吸引新移民在那裡購屋的因素之一。」

高校和科研機構多

許多原籍中國的永久居民,初到新加坡是以學子身份

可能就讀於新加坡國立大學或南洋理工大學

因此會先在西部租房畢業後也自然對這一區比較熟悉

除了國大和南大,西部還有義安理工學院

多所國際學校以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等科研機構

人們在熟悉了原有的居住環境與鄰居朋友建立情感聯繫後

出於慣性仍會選擇繼續在西部安家。

第二市中心

政府在2008年的新加坡發展總藍圖

首次公布裕廊湖區發展藍圖。

該區總面積為360公頃,裕廊湖區被規劃為將是市區以外

最大的商業和區域中心現在的裕廊地區

江湖人稱「小烏節」

Westgate,JCube, IMM

三個大商場鼎足而立烏節路有的店

咱大西部也有還有許多市中心沒有的奧特萊斯店

溜娃也好去處有裕華園,Kidstop,科學館

裕廊東發展起來了人們不需要再往市區跑

生活工作娛樂都可以在大裕廊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