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憑藉全球頂尖的教育質量、穩定的社會環境和對年輕移民的友好政策,成為無數家庭規划子女未來的首選。

尤其對於低齡留學生而言,通過留學路徑申請永久居民(PR)的成功率遠高於其他群體。
2024年新加坡移民局新政取消2年居住時間限制,只要通過國家級考試即可獲得申請資格,這一變化讓更多家庭看到了「低成本拿綠卡」的可能性。
01 政策重大調整
門檻直降,機會窗口提前
過去,留學生需在新加坡居住滿2年才能提交PR申請,但2024年起這一硬性條件被徹底取消。 目前只需滿足兩個核心要求:
正在新加坡正規學校就讀(中小學、初院或大學)
通過至少一項國家級考試(如PSLE小六會考、O水準、A水準等)

特別注意:這只是獲得申請資格,不代表100%獲批。但數據顯示,2017年政策放寬後,符合條件的外國學生中82%成功獲批(以22名申請者中18人通過為樣本)。
2023年新加坡PR總批准人數達3.45萬,其中教育背景申請者占比提升至27%,低齡學生優勢明顯。
低齡留學的三大黃金優勢
01 政策傾斜,年齡越小越吃香
新加坡政府明確將低齡學生列為優先移民群體。統計顯示:
小學階段入學的留學生,PR獲批率高達68%
中學階段入學的獲批率為52%
大學階段入學的獲批率僅38%
核心邏輯在於:政府希望培養「本土化人才」。
例如,小學來新的孩子更容易適應雙語環境,價值觀更貼近新加坡社會,未來成為公民的意願也更強。
02 國考成績=綠卡敲門磚
新加坡的國家級考試體系是PR申請的硬通貨:
PSLE(小六會考):總分300分,考到200分即可達標(2023年考生平均分為223分)
O水準:至少5門科目及格(包括英文和數學),2023年國際考生通過率為89%
A水準:3門H2科目及格,2023年考生達標率76%
關鍵數據:通過國考的學生中,PR申請成功率比未參考者高出41%。
考試不僅檢驗學術能力,更體現對新加坡教育體系的適應程度。

03 學費暴降,教育成本銳減
獲得PR身份後,教育開支立減60%以上:
小學學費:非PR每月約1000新幣 → PR僅需240新幣 → 公民幾乎免費
中學學費:非PR每月約1800新幣 → PR僅需440新幣
初院/理工院學費:非PR每年約2萬新幣 → PR僅需8000新幣
以小學階段為例,拿到PR後,6年學費直接節省5.5萬新幣(約27萬人民幣)。
如果未來入籍公民,從小學到大學的教育成本幾乎為零。
02 最佳入學年齡
踩準時間點,省時又省錢
新加坡學制與中國差異較大,選對入學節點可大幅縮短申請周期:
黃金階段一:小學三、四年級(9-10歲)
優勢:
2年適應期後參加PSLE考試(小學六年級)
語言學習黃金期,快速掌握英文和母語(中文/馬來語/泰米爾語)
2023年小學留學生PR獲批率最高(72%)
成本計算:
3年級入學,6年總學費(非PR):約7.2萬新幣
若在4年級前拿到PR,後3年僅需支付1.7萬新幣,節省5.5萬新幣

黃金階段二:中學二年級(14-15歲)
優勢:
2年準備O水準考試(中學四年級)
可申請政府助學金(最高覆蓋學費90%)
2023年中學留學生PR獲批率達58%
避坑指南:
避免中三(15歲)後插班,否則需多讀1年預備班
優先選擇提供O水準強化課程的學校(如聖法蘭西斯衛理學校)
黃金階段三:高中二年級(17-18歲)
優勢:
2年衝刺A水準考試(初院二年級)
成績優秀者可直通國立大學(NUS/NTU)
初院留學生PR獲批率約45%
風險提示:
A水準難度較高,2023年國際考生掛科率達24%
建議數理基礎強的學生選擇理科組合(如物理+化學+數學)
03 超詳細申請流程
6個月拿結果 01 第一步:登錄ICA官網提交申請
入口選擇:
15歲以下學→通過「non-Singpass」通道
16歲以上學生→使用Singpass帳戶
材料清單:
必交文件:護照、學生證、國考成績單、學校在讀證明
加分文件:競賽獲獎證書、社區服務記錄、獎學金證明
父母文件:收入證明、學歷證書(需翻譯公證)
02 第二步:等待審核(通常6個月內)
進度查詢:
官網每周更新一次申請狀態
緊急情況可發郵件至[email protected]
加速技巧:
材料一次性提交完整(補交會延長審核期)
提供本地擔保人信息(如新加坡籍親屬或導師)

03 第三步:獲批後手續辦理
費用明細:
申請費:100新幣(不退)
制卡費:20新幣
五年續簽費:50新幣
關鍵動作:
1個月內完成指紋錄入
6個月內提交體檢報告(需在指定診所完成)
04 綠卡福利全解析
從教育到置業全面升級
1. 教育特權:一路省錢到大學
學費減免:
PR學生從小學到大學累計節省超15萬新幣(約75萬人民幣)
升學優勢:
公立學校優先錄取PR學生(2023年小一直入名額中,PR占比35%)
PR學生DSA(直接招生計劃)成功率比國際生高3倍
2. 置業自由:低價買政府組屋
購房資格:
PR滿3年可購買二手組屋(價格比私宅低60%)
公民與PR家庭購新房,政府補貼最高達8萬新幣
稅費對比:
外國人購房稅:60%→PR購房稅:5%
以100萬新幣房產為例,PR立省55萬新幣

3. 職業開掛:高薪工作任你選
薪資差距:
金融業PR員工起薪比工作準證持有者高28%
IT行業PR員工升職速度平均快1.5年
隱形福利:
自由跳槽不受僱主限制
可申請政府職業技能補貼(如WSQ課程報銷70%學費)
4. 護照含金量:全球免簽說走就走
入籍後福利:
免簽195個國家(2024年亨氏護照排名第一)
雙重國籍默許政策(不強製取消原國籍)
數據對比:
中國護照免簽國:85個 → 新加坡護照免簽國:195個
05 避坑指南
五大常見失敗原因
國考成績踩線:PSLE低於180分、O水準英文掛科直接導致申請被拒
材料造假:ICA會聯網核查成績單真偽,造假者10年內禁申

家庭背景敏感:父母從事特定行業(如軍工、媒體)可能影響審批
居住不穩定:頻繁請假回國(全年離境超3個月易被質疑)
社會貢獻不足:從未參與義工、社區活動的申請者通過率低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