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煒竣(右)與王建復(左起)及戚玉武,當年一同參與才華橫溢出新秀。
(新加坡3日訊)沈煒竣在1998年先是參加演員訓練班,隔年在新傳媒導演劉天富的鼓勵下參加了《才華橫溢出新秀》,一路過關斬將奪下新加坡男冠軍,繼而踏入演藝圈,作品如《公公,你的名字好難叫》、《三個半女人》、《濃濃咖啡烏》等都讓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他在2012年初離開新傳媒全職從事並接手管理潮劇團。回想當年參賽最難忘的回憶,沈煒竣笑言參賽者在培訓期間背了無數繞口令,他至今記憶猶新,還在受訪時即興秀了幾段,完全沒有生疏。
當年身為班上唯一的新加坡代表,沈煒竣坦言壓力超大,尤其是演講環節。
「其他參賽者有來自台灣的代表賴怡伶和王建復、中國的戚玉武、馬來西亞的洪乙心。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都非常好,說話滔滔不絕,而且字正腔圓。我是道地的新加坡人,講話帶有Singlish腔,又含糊不清,所以老師對我的要求特別嚴厲。」
記得某次的演講主題為「水」,沈煒竣透露王建復談及台灣水災,內容非常感人,「而我是那個根本不知道要講些什麼的人」。

沈煒竣對潮劇貢獻很大。(圖/沈煒竣Instagram)

沈煒竣獲十大傑出青年。
自我介紹很重要
在訓練和比賽的過程中,電視台高層、資深導演和監製以及媒體會輪流到場監督和觀察,這也讓沈煒竣倍感壓力,「尤其是面對苛責和批評時,我真的想鑽一個洞躲起來,甚至是放棄」。
繼續參賽的唯一動力,是自己對表演的那一份熱忱。從事藝術表演20年,沈煒竣認為,新人一定要懂得怎麼自我介紹,「即使已經是一個成功的資深演員,介紹這部分還是很重要,因為你必須宣傳和介紹自己的新作品。」
他鼓勵新人多自拍或錄像,在親友面前自我介紹和表演,這除了能培養自信,也有助訓練口條,最重要是認識自己的優缺點,避短揚長。
語言表達能力方面,他建議多聽廣播和多朗讀文章,尤其閱讀時把文字一字一句念出來,有助提升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