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旅行攻略

2024年03月04日   •   1197次閱讀

目的地簡介

基本信息

國名: 新加坡共和國

所屬洲: 亞洲

首都: 新加坡

主要城市: 新加坡市中心、烏節路、克拉碼頭、牛車水、東海岸

國慶日: 8月9日

國歌:《前進吧,新加坡!》

國家代碼: SG

官方語言: 英語、馬來語、華語、泰米爾語

貨幣: 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

時區: (SGT),UTC +8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總統: 哈莉瑪·雅各布

人口數量: 約564萬(2022年)

人口密度: 7796人/平方公里(全球人口密度排名第二高的國家)

國土面積: 733.2平方公里(2022年)

GDP總計: 4671.8億美元(2022年)

人均GDP: 8.3萬美元(2022年)

匯率: 1美元~1.38新加坡元(以當天實際匯率為準)

道路通行: 靠左行駛

主要民族: 華族、馬來族、印度族、其他族群

國家格言: (Maiulah Singapura)譯為「堅毅、團結、進步"

美譽: 亞洲的金融中心、港口樞紐、教育強國、清潔城市、綠色城市、創新中心、花園城市

主要宗教: 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和印度教主要

學府: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

目的地簽證介紹

出發前準備

1. 身份證+護照(護照有效期6個月以上)

2. 電子簽證列印件(2月9日起免簽,在此之前需辦理簽證)

3. 往返機票列印件(需包含返程已付費機票)

4. 酒店預訂單列印件(一定要)

5. 新加坡入境卡列印件(⚠️只能出發前天申請)

6. 1k-5k新幣現金(新加坡zfb普及程度較高,很多地方都可以直接刷)

7. VISA或Master卡

8. 電話卡/流量卡(建議提前在國內買好,也可以到當地711購買)

9. 英式轉換轉換器(酒店裡不一定有,最好自己帶一個)

10. 谷歌地圖(提前下載好,避免迷路)

新加坡簽證,免簽後如何入境?

入境卡申請 電子入境卡只能出發前3天申請,登錄官方網頁按要求填寫即可。

1. 登錄網站或下載My ICA Mobie,切換中文模式,選擇個人提交

2. 填寫個人信息、入境航班、酒店名稱、出入境口岸、旅遊目的等行程信息

3. 提交健康申報,根據個人實際健康情況填寫

4. 確認信息無誤後點擊確認、提交✅

5. 系統生成一張電子入境卡,並發送至個人郵箱,下載入境卡pdf並列印出來。

目的地機場過關注意事項

自助入境流程

通常可以走自動通道入境,如果帶著6歲及以下兒童,需要走人工通道;英文不好或材料不齊,以選擇走人工通道。

1. 準備好護照、入境卡列印件、紙質酒店預定單、往返機票列印件

2. 走自助通道:護照首頁(帶照片一面)放入自動通關閘門—掃描—到第2個閘機口—再次放入護照—根據提示錄入人臉及指紋—入境—完成後會收到入境提醒郵件

3. 去行李領取處領取行李

可能會被拒絕入境的一些情況:

1. 沒有訂返程機票(訂單截圖中顯示「出票中」不行哦)

2. 沒填寫電子入境卡

3. 如果是去新加坡工作,入境時保險未生效會被拒

熱門景點介紹

新加坡10大必游景點大揭秘!

* 濱海灣花園

✅新加坡地標級花園,有多個主題花園和壯觀的超級樹。晚上的燈光秀更是不容錯過!

✅門票:成人28新元、兒童15新元

* 環球影城

✅電影主題公園,有多個刺激好玩的遊樂設施和演藝秀。《哈利波特》和《變形金剛》粉絲不要錯過!

✅門票:成人81新元、兒童61新元

*聖淘沙名勝世界

✅包含主題公園、水族館、賭場等多種娛樂設施。其中的海洋館和濱海灣水族館都是必看!

✅門票:根據項目不同,從20新元到188新元不等

* 新加坡國家博物館

✅了解新加坡歷史和文化的好去處,展品豐富多樣

✅門票:免費

* 牛車水

✅新加坡華人聚集地,有著許多美食和小吃,如海南雞飯、炒粿條等,價錢實惠

* 新加坡動物園

✅ 世界上最好的動物園之一,可以近距離觀察各種動物,還有很多有趣的表演。

✅ 可以選擇去夜間農場看看動物們的夜生活,非常有趣!

✅ 門票:成人10新元

* 東海岸公園

✅沿海公園,有著美麗的沙灘和海景,適合散步和休閒

✅門票:免費

* 新加坡藝術科學博物館

✅展覽主題多樣,包括藝術、科技等,還有許多互動體驗項目

✅門票:成人16新元、兒童9新元

* 烏節路

✅新加坡最著名的購物街之一,有著許多奢侈品牌店和本地特色商店,是購物愛好者的天堂

* 珍珠山

✅新加坡最古老和最大的公園之一,有著美麗的湖泊和花園,還可以看到許多野生動物

✅門票:免費

特色美食介紹

旅遊注意事項

一些本地人的生活習慣:

乘坐電動扶梯新加坡習慣靠左站,左立右行

有排隊文化,不要插隊遵守排隊秩序

避免大聲說話/叫喊/手機外放,公共場所說話儘量保持小聲

地鐵巴士請禮讓顏色較深的「優先座位」給老弱婦孺,要有愛心❤️

在外用餐本地人習慣用雨傘、紙巾小物件霸位

巴士需按黃色下車鈴才會停靠

坐公共運輸請不要脫鞋、翹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