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新加坡,你首先想到了什麼?肉骨茶還是海南雞飯?魚尾獅公園還是聖淘沙島?其實這些都是過去式,今年和新加坡最密切相關的詞語是「移民」。
2022年以來,去新加坡移民和投資的人越來越多,為何新加坡突然火起來?新加坡移民到底有什麼優勢?今天就從新加坡的經濟、政策、家族信託發展狀況幾個方面分析。
新加坡的經濟和生活
新加坡是妥妥的已開發國家。國土面積只有728.6平方千米,連北京的一半都不到,但2021年GDP總量3876.9 億美元,在全球排名第37,人均GDP更是超過7萬美元,在亞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6。
作為亞洲四小龍之一,新加坡經濟近兩年都保持了強勁反彈,2021年GDP同比增長7.6%;2022年三季度增長4.4%。
醫療方面,新加坡和中國香港一樣實行分診治療,身體不適的話先就近到診所治療,如果診所不能解決才會介紹去醫院治療。
住房方面,新加坡實行組屋制,組屋類似國內經濟適用房,一部分可以買賣,外國人也可以租住。新加坡有80%以上的國民住在組屋裡,而且大部分是買來的組屋。新加坡商品房價格昂貴,截至2022年9月,每套公寓的平均價格摺合人民幣為656萬元,每套別墅均價摺合人民幣1770萬元。
圖:新加坡的公寓及別墅價格

數據來源:安居客,2021.10-2022.9
新加坡成移民熱門地區
2021年全球資產管理規模(AUM)同比增長12%至112萬億美元,而新加坡憑藉穩定的政治環境和監管環境,增速快於全球水平。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最新發布的《2021年新加坡資產管理調查》顯示:2021年新加坡資產管理規模同比增長16%至4.1萬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7萬億元),為1998年以來最高水平。主要增長點是:新增凈資金和估值收益的增長。其中,2021年新增凈資金為約合人民幣2.3萬億元,占新增AUM的59%。
2021年新加坡總AUM中,78%來自海外,其中,31%來自除新加坡以外的亞太地區,北美和歐洲各占22%和16%。
從投資區域分布來看,投資于海外的資產占新加坡資產管理規模的90%,其中,亞太地區占比45%,北美和歐洲分別占21%和13%。
從資產類別來看,另類資產為新加坡AUM增長強勁的主要動力,2021年同比增長30%至人民幣6.1萬億元。其中,私募股權(PE)、風險創投(VC)和對沖基金分別增長42%、48%和30%。
圖:新加坡的資產管理規模

數據來源:新加坡金融管理局,2016-2021年
隨著2019年新加坡推出13R(後改名13O)和13X(後改名13U)稅務豁免政策後,新加坡家辦數量快速增長。根據新加坡金管局(MAS)的數據,從2017年至2019年,新加坡家族辦公室數量激增4倍。英國富豪、戴森公司創辦人詹姆斯·戴森、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等億萬富豪均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
新加坡憑藉地理位置優越、低稅收、治安安全等優勢,吸引著無數跨國公司前來開設辦公室。
根據畢馬威的研究,近一半的跨國公司將亞洲總部設在新加坡。自2020年以來,騰訊、阿里、位元組等國內網際網路大廠都在加大對新加坡辦公室的投入。新加坡的首富名單已經多次被華人刷新。
此前的首富有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冬海集團掌門李小冬等。根據福布斯最新發布的《2022新加坡富豪榜》:邁瑞醫療的董事長李西廷再次蟬聯新加坡首富。財報顯示:李西廷出生於1951年,目前是新加坡國籍,而且他的過千億資產,也是通過離岸BVI公司持有的。
圖: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得天獨厚

數據來源:百度地圖
新加坡的移民方式
目前外國人前往新加坡有以下五種途徑:投資移民、技術移民、結婚移民、特殊移民、自雇移民。其中最火的是成立家族辦公室,2022年4月開始,由於申請新加坡移民的人數大幅增加,新加坡金管局宣布提高投資移民門檻至2000萬新幣(約1億元人民幣,匯率約1:5左右)。
圖:移民新加坡的五種方式

數據來源:wind,1960-2020年
什麼人適合移民新加坡?
新加坡移民雖然受到歡迎,但是否適合還要具體分析。
首先,新加坡考慮對富人加稅。新加坡可能重啟遺產稅,開徵財富稅。近期,新加坡副總理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新加坡政府考慮從5個方面向富人增稅,包括重啟遺產稅、徵收資本利得稅、開徵財富稅、減少慈善稅收優惠,以及將現有稅率增加等等。在2022年財政預算案中,新加坡進一步宣布了對富人增稅的方式:自2023年開始,將調高個稅稅率、調高房產稅、調高豪車附加註冊費等。
其次,房價房租上漲,找工作變難。最近兩年,外國人瘋狂進入新加坡,加劇了新加坡房租上漲、工作環境內卷。如果拿不到PR(永居身份)並滿足條件購買政府建造的組屋,外國人只能購買價格更高的公寓,還需要多交30%的稅。
此外,新加坡作為全球五大金融中心之一,一直以金融、科技行業作為發展重點,但如果不是高新技術人才,在新加坡找工作也並不占據優勢。
不過,家族信託做海外移民身份規劃時,新加坡是有一定優勢的。比如:語言優勢、地理位置優勢、稅收優惠政策等,但是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移民新加坡,新加坡的稅收政策可能收緊,是否適合移民新加坡還是要諮詢專業機構,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