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可以吃大閘蟹的時間到了~相信很多的寶寶都已經開始摩拳擦掌的準備搞一份好吃的大閘蟹了~那麼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安利一下大閘蟹,如何保存,怎麼吃會更好吃,什麼類型的大閘蟹會更好吃。

大閘蟹是河蟹的一種,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在我國北起遼河南至珠江,漫長的海岸線上廣泛分布,其中以長江水系產量最大,口感最鮮美。一般來說,大閘蟹特指長江系的中華絨螯蟹。現引種到各大湖區都有培育養殖 過去大閘蟹在長江口近海產苗,長成幼蟹後,逆長江洄遊,生長在長江下游一帶的湖河港汊中。大閘蟹名稱來源於吳方言。

蟹為什麼又普遍稱為「大閘蟹」呢?包笑天曾對這個名稱寫過一篇《大閘蟹史考》,說到「大閘蟹」三字來源於賣蟹人之口。「人家吃蟹總喜歡在吃夜飯之前,或者是臨時發起的。所以這些賣蟹人,總是在下午挑了擔子,沿街喊道:「閘蟹來大閘蟹」。這個「閘」字,音同「SA」,(水煮的意思)蟹以水蒸煮而食,謂「SA蟹」。這樣的解釋,尚不能盡意。他有一日,在吳訥士家作蟹宴(訥士乃湖帆之文),座有張惟一先生,始悉其原委。」

那麼什麼樣的大閘蟹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大閘蟹呢~首先,看蟹殼殼貝色澤鮮明,有光澤,且呈墨綠色的,一般都體厚堅實;呈黃色的,大多較瘦弱;能挑選到「金毛金爪」的更好。然後就是看肚臍肚臍突出來的,一般都脂肥膏滿:凹進去的,大多是膘體不足。當用手拿蟹時還要夠「重」,這才挑到肥美多膏,蟹肉豐滿的大閘蟹。還需要看蟹足足爪結實,蟹足上的「腳毛」叢生,一般都膘足老健;無毛的,大多是體軟無膘。九月過後雄蟹性腺成熟好,滋味營養最佳。只是現在大家都喜歡選擇雌性。一般肚臍圓形的為雌蟹,肚臍尖形的為雄蟹。看活力將蟹翻轉身來,能迅速用蟹足彈轉翻回的,說明活力強;不能翻回的,活力差,存放的時間不能長。

大閘蟹的烹飪方法有很多種,據小編的不完全了解就有20多種,不過在我們中國,大家最喜歡的方法就是清蒸和水煮。把新鮮的螃蟹直接放到鍋里蒸或放入水裡煮。不過有一點非常重要的需要注意,大閘蟹一定要吃活的,不可以吃死的哦,因為死了的大閘蟹會分泌出一種毒素,不可以食用的。清蒸的話比較簡單,直接趁活著的時候放入鍋里,蒸20分鐘左右,就可以吃了。水煮的話為了去掉腥味,還需要加一些生薑在裡面。也是煮20分鐘左右,就可以吃了!

大閘蟹很多人喜歡不用蘸料直接吃,這樣可以更好的品嘗蟹肉本來的鮮味,而且小編感覺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喜歡直接吃大閘蟹,不喜歡蘸料,這樣確實可以保留蟹最原始的味道。不過小編本人還是,喜歡找一些蘸料的。小編最近發現的好吃的醬料但是還沒來得及嘗試的一種,先分享給大家看看:用一碗半醋,三碗半醬油,六匙砂糖,姜四節剁茸隔水燉二十分鐘即可。試過的寶寶如果覺得好吃的話麻煩發給小編一波反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