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文化遺產節就要開始了!
與往屆相比,今年的文化遺產節配合新加坡開埠200年,展開首個全島性展覽!將通過以「乘搭和發掘」為主題的巴士站展覽,從3月15日至4月7日在全島各地開展。
「2019年對新加坡來說是特別的一年,今年文化遺產節的展覽和活動主要闡述我國如何走到今天,包括首個全島巴士站展覽。我們會和組織、社區及民眾合作,發掘更多鮮為人知的事件,把人們和地方聯繫起來。」
——策劃總監朱順興
那麼一起了解下具體活動吧。

1.主題巴士,老街歷史
主題巴士途經近100個巴士站,站牌處設有展示牌,介紹附近地區的人文歷史。
||歷史課堂之老街的前世今生
連城街以19世紀潮州華僑領袖佘連城命名,以往有幾家潮州餅店都頗有名氣;這裡曾經有批發樹膠片的商家及漁業公司,上世紀60年代還有過大牌檔。
今天連城街的兩排舊店屋被保留下來,舊店屋經過翻新,煥然一新。近年來吸引各類餐飲業者進駐,已成為武吉士一帶名副其實的美食街。

無論過去多少年,經濟發展得如何發達,總能在這些老街上,看到這個國家、這座城市的過去,感受到當地人最純樸濃郁的生活風情。
2.穿越時空
在特定時間內登上特別設計的主題巴士,與四名打扮成1970年代的人物會面,在巴士穿街走巷的當兒跟隨演員穿越時空,進一步了解新加坡的過去。
||歷史課堂之新加坡經濟發展
新加坡自1965年獨立建國以來,經過39年的快速發展,從一個貧窮落後的國家,迅速走向繁榮富強,已經成為舉世矚目的亞洲四小龍之一。
1971年—1980年是經濟發展的第二階段,這一階段特別注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和技術人才的培養,為國家實現工業化服務,被稱為實現工業化時期。

3.歷史投影
在市區的七個地點會有一系列幻燈投影在建築上,講述改變新加坡歷史的人事物,例如,在牛車水史密斯街是關於苦力和三水婦女如何為我國的基礎建設做出貢獻。
時間:每逢星期五至星期日晚上7時半至11時半。
四大區重點活動
1
甘榜格南和亞美尼亞街公園
土生華人博物館4月1日關閉之前的一場派對,穿上傳統服裝一起載歌載舞。
馬來文化館的表演和文化活動,更了解馬來社群的語言、傳統、武術和食物等。
參觀19世紀由亞美尼亞和猶太商人建立的我國最古老教堂——亞美尼亞教堂。
善牧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the Good Shepherd)的三項導覽。
時間:3月15至17日
2
勿洛
勿洛市鎮廣場的「美食夢境」劇目,演出小販從1960年代在街邊到今天在熟食中心經營的變遷。
南華潮樂團和南華潮劇社呈獻「回到甘榜」演出。
在美食博客「肥福」(Fat Fuku)創辦人帶領下逛濕巴剎及享用土生華人午餐。
勿洛廣場的傳統貿易變遷展覽,包括打金匠、馬來傳統按摩婦女和家禽養殖者等行業(從3月11日起)。
時間:3月22日—3月24日
3
直落布蘭雅
在天猛公路黑白洋房內,演出四個關於直落布蘭雅作為貿易港的故事。
參觀丹麥海員教會(Danish Seamen's Church),前身為金鐘大廈,原為早期名人陳武烈居所。
參觀亞歷山大醫院。
時間:3月29日—3月31日
4
克蘭芝
農場持美食通行證參觀至少15個農場,了解食物來源和歷史。
多家農場會舉辦導覽和參觀活動。
時間:4月6日—4月7日
他們以巴士為舞台,展現歷史文化的魅力,引導人們關注日常路線背後的豐富歷史。想更多的了解新加坡,這次的文化遺產節絕對不能錯過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
內容來源於《聯合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