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雇移民是新加坡吸引海外人才的一項重要政策,其主要特點是允許申請人在新加坡設立自己的公司並通過自雇EP(Employment Pass)工作準證在本地工作。
通過這種方式,申請人在達到一定要求後,還可以申請新加坡永久居民(PR)身份,甚至進一步申請成為新加坡公民。這種途徑的門檻相對較低,但成功獲批並不是容易的事情,因為它要求申請人具備一定的創業和經營能力。

自雇EP移民計劃的核心是申請人必須在新加坡投資和創業,能夠展示出良好的商業計劃和穩健的運營能力。餐飲業作為一種常見的自雇移民行業,因其較低的初始投入和需求量大,成為了不少移民新加坡的人的首選。
開設餐廳不僅能創造就業機會,還能夠通過吸引本地員工和顧客,獲得較高的品牌效應,從而在後期有利於自雇EP的續簽和申請PR。
對於想要在新加坡開設餐飲生意的人士來說,開店之前需要了解一些關鍵的步驟和規定。首先,餐飲業務需要獲得新加坡食品局(SFA)的餐飲執照。
餐飲執照分為兩種,分別是檔口執照和餐店執照,其中檔口執照主要適用於一些小型餐飲攤位,如咖啡店中的攤位,而餐店執照則適用於更大規模的餐廳、咖啡館等。這兩種執照對員工的要求有所不同,檔口執照不能聘請外籍員工,而餐店執照則允許僱傭工作準證持有者。
除了獲得合適的餐飲執照外,成功開展餐飲生意還需要註冊公司。在新加坡,註冊公司是開展任何商業活動的前提。申請人需要決定公司類型、名稱、股東、董事以及秘書等信息,並通過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理局(ACRA)進行公司註冊。完成公司註冊後,便可以向新加坡食品局申請餐飲執照。
獲得餐飲執照的流程需要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租賃協議副本、公司註冊信息、店面布局規劃等。申請人還需要通過新加坡食品局的現場檢查,確保餐飲店符合衛生和食品安全標準。審核通過後,食品局會在五個工作日內批准申請,並向申請人發放許可證。
此外,根據餐廳的具體經營項目,還可能需要申請一些附加許可證,如酒類銷售許可證、戶外座位許可證等。對於那些提供酒精飲品的餐廳,必須具備酒類銷售許可證,而如果需要設置室外座位,則必須申請戶外座位許可證。開設餐廳時,還需要根據業務需求決定是否申請進口食品配料許可證等。
員工的招聘也是成功經營餐飲生意的重要因素。在新加坡,僱傭員工需要遵守勞動法規定,申請人還需要為員工提供工作簽證,如EP或S Pass。特別是對於餐飲行業的員工,食品安全認證是必不可少的,這意味著餐廳員工需要接受食品安全培訓並獲得認證。
對於那些通過自雇移民方式來新加坡的企業主來說,繳納公積金(CPF)是另一項需要關注的內容。作為自雇移民,企業主需要為員工繳納公積金,尤其是如果員工為本地人時,企業主必須確保按要求繳納相應的CPF。
此外,對於在新加坡經營的餐廳來說,企業主還需要通過政府的相關規定申請工作準證,並保持公司運營的合法性。
雖然自雇移民的方式相對簡單,但並非沒有挑戰。首先,申請人的創業能力至關重要。僅僅是有資金並不能確保申請成功,成功的企業往往需要有明確的商業計劃和穩健的經營策略。
其次,新加坡政府在審批時會評估申請人及其業務的潛力,因此,申請人需要準備好充分的材料,確保商業計劃和財務狀況能夠符合審批要求。
楹進集團顧問表示,儘管自雇移民計劃為申請人提供了豐富的機會,但成功與否還依賴於多種因素,特別是個人的經營能力和對新加坡市場的了解。在提交申請之前,建議申請人充分了解新加坡的商業環境、法規以及市場需求,做好相關準備,以確保能夠順利通過審批並順利開展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