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公立大學以其卓越的教育質量和緊密的產學結合在全球享有盛譽。根據新加坡公立大學2025年發布的《畢業生就業調查報告》,2024屆畢業生在薪資水平上繼續展現強勁競爭力。
總體就業趨勢:數字化與專業學位領跑
2024年,新加坡五所公立大學共有16,990名應屆畢業生參與了調查,整體就業率達73.3%,全職就業率為57.2%。

薪資方面,信息技術、法律和醫學等專業繼續保持高薪水平,而傳統的工程和人文社科領域則面臨著較大的競爭壓力。
新加坡公立大學專業就業表現深度解析
新加坡國立大學(NUS)
NUS的王牌專業包括計算機科學、法律和醫學,這些專業的畢業生就業率和薪資水平均位居前列。
計算機科學:全職就業率達到87.8%,月薪中位數為6,500新元,居全行業之首。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一專業依然是高薪的主力。
法律:就業率為90.4%,月薪中位數為7,000新元,其中75%的畢業生薪資超過7,000新元。NUS的法律專業畢業生深受頂尖律所和跨國企業青睞。
醫學:就業率100%,月薪中位數為5,000新元。雖然薪資相對較低,但該專業的長期職業發展潛力較大。
潛力領域:NUS的環境研究專業也在快速發展,儘管薪資水平較低(中位數4,300新元),但由於綠色經濟的崛起,行業需求持續增長。

南洋理工大學(NTU)
NTU的雙學位項目和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專業的畢業生就業表現尤為突出。
雙學位:商科+計算機:月薪中位數為6,250新元。技術與管理復合型人才受到企業的青睞,尤其是在科技和金融領域。
數據科學與人工智慧:月薪中位數為5,450新元,且75%的畢業生薪資超過6,500新元。隨著人工智慧的快速發展,該領域的就業前景非常廣闊。
環境地球系統科學:月薪中位數為4,500新元,政府和跨國企業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別是在應對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方面。
挑戰專業:NTU的藝術與設計專業就業率僅為47.1%,薪資中位數為3,500新元,表明該領域尚需加強與產業的結合。

新加坡管理大學(SMU)
SMU的商科和科技融合的專業受到企業的青睞,畢業生在科技金融等領域表現出色。
計算機科學:全職就業率高達94.3%,月薪中位數為6,000新元。隨著科技金融和數據分析崗位的不斷增多,SMU的計算機科學專業畢業生薪資漲幅顯著。
法律(榮譽學位):月薪中位數為7,000新元,尤其是頂尖律所和跨國公司更傾向於招聘SMU的法律專業畢業生。
信息系統:月薪中位數為5,549新元。數據分析師和信息系統專家的需求持續上升,畢業生薪資增長快速。

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SUTD)
SUTD的計算機科學和工程設計類專業在初創企業中非常受歡迎。
計算機科學與設計:月薪中位數為5,000新元,尤其在科技初創企業中,SUTD的畢業生受到了高度關注。
工程系統與設計:就業率為91.3%,月薪中位數為4,730新元。隨著製造業的數字化轉型,這一專業的就業需求大幅提升。

新加坡社科大學(SUSS)
SUSS的應用學科優勢尤其明顯,畢業生在會計和供應鏈管理領域的就業表現尤為突出。
會計學:就業率為90.2%,月薪中位數為4,338新元。尤其是在中小企業財務崗位上,會計學專業畢業生的需求穩步增長。
供應鏈管理:月薪中位數為4,000新元,隨著全球經濟的復甦,物流行業對供應鏈管理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加。

行業趨勢與就業建議
數字化浪潮:信息技術、人工智慧和數據分析領域的薪資漲幅超過10%。留學生可以優先選擇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相關專業,這些領域在未來幾年將繼續領跑高薪榜單。
法律與醫療:這些傳統的高薪專業雖然門檻較高,但就業穩定性強,適合那些願意進行長期職業規劃的畢業生。
跨學科人才:商科與技術、工程與經濟的雙學位畢業生更受僱主青睞。復合型技能在現代職場中成為核心競爭力,能夠幫助畢業生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脫穎而出。
新加坡的公立大學為畢業生提供了充足的就業機會,並且其畢業生在全球化競爭中展現出了強大的韌性。
高薪專業主要集中在技術驅動型領域,如計算機科學、人工智慧和數據科學等。
如果你是留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行業趨勢,結合五所大學的專業特色來制定升學策略。

隨著智慧城市和綠色經濟政策的推進,環境科學、數字醫療等新興領域也有可能成為下一波高薪黑馬。因此,在選擇專業時,要綜合考慮行業發展前景以及自身的興趣和能力,做出明智的決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