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長俊在街頭表演。(受訪者提供)
(新加坡訊)5、6月每周六晚上,在多美歌國泰大廈外空地盛況空前,2000人聚集,為的是觀賞一位街頭歌手的表演,畫面視頻更在網絡社媒上造成轟動。
掀起旋風的,是32歲的獨立歌手黃長俊。他坦言:「被嚇到,非常感恩。我告訴自己一輩子只有一次。」
接到訪問邀約時,黃長俊說他一直在期待《新明日報》報道。他不是一般街頭表演藝人,曾是第三季《中國好聲音》海選22強,進入《超級星光大道》踢館賽新加坡站半決賽,2017年發行第一張單曲。
5月3日第一次在國泰大廈外表演,觀眾約有三四百人。第二、三周盛況已似演唱會,估計整晚應有2000人。2018年在牛車水美食街表演,他唱了兩年遇上疫情。解封后,轉戰國泰大廈,為此還用了近5000元添購3台音響。
他一晚唱50首歌,全部即場由觀眾點唱。
「我請觀眾去IG留言,但要從7點我開始準備的時候才可以點歌,這樣比較公平。每個人點的歌,我都會唱。回家後看IG 800多個簡訊,我也會回復。自己的創作,我只唱一兩首,因為怕觀眾不熟會走掉……街頭表演,第一是實力,第二是經驗,怎麼熱場、表達自己,最後是造型。」

黃長俊的歌聲吸引了千人圍觀。(吳勁憲提供)
平日創作也教唱
黃長俊平日忙於音樂創作,也教唱歌。有實體課,也有網上教學,學生除了本地人,也來自馬來西亞、台灣、中國。
他的音樂之路從「木船」民歌餐廳開展,實屬偶然。
「我16歲在『木船』打工,小時候家裡很窮,住兩房式,不可能去學鋼琴啦。『木船』會給員工上課。」某個下午偷偷唱歌,遇上回店裡上廁所的老闆,不小心被發掘。就這樣,一邊念書一邊打工然後一邊唱歌。當完兵繼續待『木船』還做兼職,一星期工作7天。直到24歲出外闖蕩,參加《中國好聲音》海選。之後很多邀約上門,在7間餐廳表演……
「在餐廳唱歌,有些老闆喝酒說話很大聲,有一次我停下鋼琴說:可以小聲點嗎?老闆直接上來說不能這樣,我說那我不唱了。哇,全場鼓掌……我了解他們是來消遣的,是我去錯地方。28歲的時候,我決定在街邊唱歌。」
從不要求觀眾給錢 贊助商找上門
黃長俊說新加坡人視街頭表演為一種娛樂,並無偏見。他在街頭表演,從不要求觀眾給錢。「有給、沒給都好,有來就很好了。或者傳個信息跟我講:『You』re very good!』在我眼裡,那就是$10、$100了。」
人氣高,贊助商也找上門。「這星期六會分發1000支螢光棒。上周發400支,我人還沒到,10分鐘就分完。音響也會提升,會有五台,還會有發電機。」可惜來臨的7月,他申請不到國泰大廈外周六晚的檔期,他會徵詢觀眾,是要他在周日同樣場地抑或周六移至附近的多美歌公園表演。
望8月辦正式演唱會
上個月發表創作歌曲,接下來將拍MV出單曲CD。他希望8月能辦正式的演唱會,目前已有很多場地在詢問他,最大的顧慮是票價,他希望所有人都負擔得起的。
「很多人在TikTok討論我是一炮而紅還是會紅很久呢?我的答案是,『我不知道。我盡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