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檻一年比一年高!新加坡移民政策會如何發展?

2023年07月30日   •   4104次閱讀

門檻一年比一年高!新加坡移民政策會如何發展?

編者按:新加坡移民政策一直變換,從剛開始大批量引進人才到現在為各種移民增加不同要求。新加坡公眾也一度覺得這些國外人才搶走了本地人的工作。現在政策還會如何發展?本地會計師這麼認為:

作者本人在2000年時拿政府獎學金來新加坡讀書,先生博士畢業後留在本地工作獲得身份,對於移民路徑來說,人才計劃在各國都相對是比較確定的途徑,因為科技和經濟的發展讓人才的需求一直都有增無減。

只不過當人才通道打開太多的時候,比如2011大選前,老百姓開始質疑政府制定人才的標準,抱怨太多外地人搶走了工作。而執政黨也在那一年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失去了一個5人集選區和一位優秀的外交部楊榮文部長(現任王乙康部長也在當年的楊榮文部長領銜團隊)

對於一個選舉社會而言,即使某項政策能造福百年基業或千秋偉業,但如果民意不接受就會在四年一次的選票上體現,讓百年基業毀於腳下螻蟻,所以政府為了民意也只能一直在調整政策優先照顧本地人,而引發前議長失言風波的也是這個詞或是事件「民粹主義」。而企業家的投資移民計劃則不同於人才計劃,會隨著新加坡的經濟,政策,民意以及國際局勢像新加坡的住房房產稅一樣時常層層加碼。

10多年以前投資移民獲取永久居民綠卡只需要在指定銀行存放1000萬新幣或是投資在一隻政府指定的移民基金150萬新幣,隨後1000新幣的存款方案被取消而投資移民基金則增加到250萬新幣。

原因是資本和人才相比,資本流動快而人才流動慢,資本在逐利的同時而人才在貢獻才能,資本在瞄準時機而人才則貢獻了二代三代的國民服役人員。

那麼如何能吸引投資又能減少資本的流動性和過於逐利呢?

於是有了現在的家辦計劃。

家辦計劃的好處是:1,財富在新加坡傳承;2,新加坡給予投資的資本利得稅豁免可以讓離岸公司本土化;3,要求家辦投資本地企業從而打造新加坡的創新生態和行業生態圈。

剛好在新加坡家辦申請如火如荼的時候,瑞士銀行因俄烏戰爭對俄羅斯帳戶封鎖,以及香港在管理上的獨立性遭到質疑,新加坡突然成了富豪們的避險之地以及必經之地了。

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銀行開戶需求量暴增, 加上資金來自於俄羅斯緬甸等國家讓銀行的風控成本和風控層級大幅拉升,銀行只能選擇服務特定的合作夥伴。

我們事務所也因為這些年的口碑和耕耘,一直都是本地銀行的價值夥伴或是尊貴夥伴,也因此銀行對我們事務所申請的外國人和外國公司能提供團隊支持。

與此同時,政府對投資移民申請續簽的政策新規,在很多人看來就是在委婉的關門。

上帝為你關一扇門一定會為你開一扇窗,這是上帝喜歡開玩笑的地方,而新加坡政府則是為了保持經濟的活力和就業,同時靈活控制移民的數量,最近則結合人才與投資方案開放了自雇移民的通路,而這段時間也是這麼多年來我們申請企業家自雇移民工作簽證Ep 最容易獲批的時間。

至於接下來政策會如何走向,我想離不開的幾點依然是:

1,投資新加坡政府歡迎的領域;2,外國企業本地化提供就業和創造稅收;3,積極融入本地認可新加坡的文化和價值觀,參與社區服務體恤底層共同打造美好花園城市。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於新加坡公民及PR申請的相關資訊,可添加「xinjiapoyan7」備註「移民」諮詢客服。

作者:劉朝霞(新加坡註冊會計師,國際註冊會計師,新加坡執業審計師,傑鵬國際JPI執行董事)

傑鵬國際JPI擁有新加坡註冊會計師協會(ISCA)培訓資質(ATO),國際洲際會計師律師協會(IGAL)新加坡唯一授權單位,商業註冊局(Acra)執業審計師資質(PA),授權公司秘書資質,華僑銀行尊貴夥伴 (OCBC),通商中國受邀會員(Business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