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兩年的留學生來說,疫情的反覆以及國際形勢的變化讓大家備受煎熬,尤其留學目標是美國的小夥伴們更是如此。
疫情控制情況有待觀察,簽證政策不明,defer競爭激烈,似乎有越來越多的准留學生們將目標瞄準了英國或者新加坡。
但留學圈內一直流傳著這麼一個俗語:一類學生去美國,二類學生去英國,三類學生去澳新。
今天我們就來分析分析,鄙視鏈真的存在麼?英國新加坡究竟值不值得申請?

疫情環境下的美國大學生
01 疫情
疫情無疑是現在對留學衝擊最大的問題。根據最新數據,美國現有確診8,967,212人,累計確診29,311,329人,累計死亡527,171人,治癒率67.6%,病死率1.8%。
打開疫情地圖依然是火紅一片,唯三清零的州只有俄勒岡、堪薩斯和南卡。根據拜登最新的發言,想在今年夏天達到群體免疫依然是不太現實的目標。

截止至2021年3月2日,美國部分地區疫情數據統計
數據來源Google網頁
再來看看英國和新加坡。英國現有確診4,047,412人,累計確診4,182,009人,累計死亡122,953人,治癒率0.3%,病死率2.9%。
從提出群體免疫到反反覆復的封城解封再到如今的病毒變異,英國顯然在疫情控制上跟美國半斤八兩。
新加坡現有確診89人,累計確診59,948人,累計死亡29人,治癒率99.8%,病死率0%。
而從去年9月至今,新加坡平穩的保持著每日確診人數幾十人的數據,可以說控制的非常不錯,顯然單從安全性考慮,新加坡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新加坡國立大學
02 教學特點
很多小夥伴們都會聽到過一個說法,「英國新加坡碩士就一年,水的不行,能學到什麼啊。」
但事實上,他們授課型碩士的學制雖然短,但是排課並不輕鬆,甚至很多院校每周滿課都是十分正常,學生們考試月每天只睡3個小時也是家常便飯,作業繁重趕論文更是趕到頭禿。
所以,如果覺得去英國新加坡讀授課型碩士會十分輕鬆的水下畢業證,可就太「單純」了。更別說大英國協的畢業證上可是分等級的,在求職過程中你拿了Distinction還是Pass,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而且英國的學術大牛很多,師資力量上其實並不遜於美國。
還有小夥伴們好奇如果我申請研究型碩士可不可以?其實在大英國協,研究型碩士是為博士申請做準備的,申請要求其實也跟博士申請差距不大,對背景、語言水平的要求都會非常苛刻,並不僅僅只是學制上的差距。
再說到教學風格,英國大學的風格跟美國比較像,屬於「自主學習」為主,一般來說英國老師們在課堂上只會整體講解,最後給學生一個reading list,或者直接開始小組討論。
但新加坡大學的教學風格會更加偏向亞洲,老師在課堂上會給學生更多的指導,確保學生按照合適的「軌跡」發展。

劍橋大學圖書館
03 花費
我們主要來看一下英美對比:
1 學費
英國大學:一般來說,英國研究生的正課學費在12000-24000鎊(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學費不同)。商科、藝術類以及傳媒類的學費要偏高一點。
美國大學:根據所攻讀的專業學年不同,以及公立大學與私立大學的不同,學費也有很大差異。
一般私立大學的法學院、醫學院、商學院、工學院,學費約為$22,000-$35,000/年。社會科學院、文科學院,學費約為$17,000-$25,000/年。一般公立大學學費約為$9,000-$25,000/年。
2 住宿費
一般分為租房、宿舍和寄宿生活。
在英國,租房是根據地區有所差別,每月約400-1200鎊。而美國私人租房約3600-7200美元。如果住宿舍的話,英國一般是每周80-250鎊,而美國每年要花費3000-7500美元。
3 飲食消費
一般來說,留學生去英國學習,為了省錢,大多數會選擇自己做飯。每月約150-200磅用於飲食。選擇的超市通常是Tesco,Sainsbury或Morison,如果留學生想吃的水平高一些,每月有300磅也就足夠了。
在美國,在學校餐廳就餐,比較省時、省事,一頓正常的午餐大約需要4到8美元。外出就餐,美國小快餐店吃一頓漢堡、三明治或比薩大概要花5到8美金,好一點的餐廳大約 15到30美金不等。
自己做飯,可去中國人開的超市買各種食材,不僅能滿足對美食的需求,而且還能省下不少錢。飲食平均每月花費跨度在600-1000美元之間。
4 交通
在英國,16-25歲的人有額外的交通福利,學生可以攜帶學生證和護照到學校附近的火車站申請young person card,這樣大家就可以享受交通福利。
而美國,學生在交通上的花銷大概平均每月100美元-200美元之間,但交通費的波動性較大。
整體看下來英國平均一年的花費大約為30-40萬人民幣,美國大約30-60萬人民幣,並且英國只有一年。而新加坡就更加便宜了,大約每年的整體花費只需要約10萬人民幣左右就可以。
但如果是博士,情況就會完全不一樣,因為英國幾乎是很少給國際生獎學金,教授本身也都比較窮,所以絕大多數英國博士都是自費,而美國和新加坡就很容易申請到獎學金。
所以如果你是要申請博士,除非家裡有礦,否則申請英國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04 環境
對於很多留學生來說,出國留學除了想要學習更先進的知識之外,體驗不同的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而在這方面,英美新加坡的差別無疑非常明顯,我們主要來看看英國和新加坡跟美國有什麼不同。
英國:標準的歐美環境,並且由於離歐洲非常之近,旅遊更是十分方便,如果你想要體驗歐洲風情,英國一定是不二選擇。
但英國的缺點就是,天氣十分不友好,國家本身其實很小,而且除了倫敦都是「村」。還有一點非常重要的就是,英國實在是一個缺乏美食的國家。

英國國菜:炸魚薯條
新加坡:整體環境跟國內十分相似,會有一種出了國好像沒出的感覺。國家非常小,大概就是北京三環的大小,但是生活很便利,並且安全係數極高,人民素質高,適應難度小。

新加坡城市夜景
05 職業發展
很多小夥伴們都是希望畢業之後積累一些國外工作的經驗再回國,而英國作為一個非移民國家,曾經工簽的難度之高令很多學生望而卻步。
但由於脫歐之後需要引進大量人才,英國已經在今年開放了PSW簽證,只要你在英國高校畢業,都可以直接申請,2年工作期限,博士會更久。
而新加坡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十分方便移民的國家,所以在求職上還是有很大機會的,但是由於國土面積過小,所以競爭十分激烈。
不過新加坡科技類企業非常多,如果是理工科的小夥伴在新加坡找到不錯的工作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
06 其他的一些小區別
在標化考試方面,美國和新加坡的要求要比英國苛刻很多,申請材料中的標化成績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你的申請結果。
但英國的授課型碩士是很少需要GRE或者GMAT成績的,語言不達標還可以申請語言班,對科研和實習的要求也相對較低。不過大英國協對於學生的本科背景要求很高,如果你是雙非院校,在選校上會有點吃虧。
另外就是由於新加坡的國土面積限制,高校很少,除了大家熟知的國立和南洋之外,也就只有SUTD和SMU值得申請,申請難度並不低於美國同等高校。
07 總結
所以如果你是學霸,英國新加坡無疑是個不錯的備選。如果你目前的硬體條件還稍微差一點,但是仍然有出國讀書的打算,部分英國的學校也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在微臣的教育理念中,適合同學發展的項目就是好項目,把那些所謂的鄙視鏈扔到一邊,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
畢竟,清風拂山崗,月明照大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