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招生計劃應時調整
新加坡的大學今年比原計劃多錄取了約1000名學生,為那些因新冠肺炎疫情而中斷海外留學計劃的學生騰出了空間。與去年的措施相似,去年的招生人數比原計劃增加了1000人。
總的來說,六所自主大學今年招收了大約17800名新加坡學生。這些大學包括新加坡國立大學(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南洋理工大學(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新加坡管理大學(Singapore Management University)、新加坡社會科學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Social Sciences)、新加坡科技與設計大學(Singapore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和新加坡理工學院(Singapor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新加坡學生入讀世界名校比率高達70%
新加坡每年同齡孩子有40000左右,但參加A水準的考生僅為1.3萬人(假設當年服兵役學生與服完兵役上大學的學生人數相當),那麼入讀世界名校的比率高達70%以上。其中1000多名能上世界TOP10頂級名校,8000-10000多名能上國大、南大這兩所世界名校。
新加坡本地高考生:40%(國大、南大)+20%(G5+藤校)+10%(澳八)+30%(本地公立+世界其它大學)

新加坡的升學率如此之誘人,與其說是壓著孩子往上沖,不如說是特殊性(英文思維模式、人口基數小、教育資源豐富)。
要算平均努力級別:
普遍歐美國家的孩子,是EASY級別;
新加坡算NORMAL級別;
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算HARD級別。
留學選擇的初衷
同等條件下,教育資源更好;同等能力下,教育平台更高;同等付出下,教育結果更佳。這也是更換教育賽道的重要因素。而新加坡的教育體制可謂是高價值留學地的不二選擇。

教育是國策
新加坡是個缺少資源的小國,唯有擁有優質的人才資源,國家才能一直往前發展。多年來,新加坡教育投資占GDP的4%左右,占財政收入的23%左右。這一比例,在《全球最大規模基礎教育排名》中,連續數年排名第一。

倘若將每個國家比喻為一名學生,那麼新加坡則是一名「大學霸」,這也歸功於新加坡教育的國際化一貫制(從幼兒、小學、中學乃至大學,都是國際化教育思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