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719.1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大量的植被和森林覆蓋率,工業極其發達,港口海運成為亞太地區最大的轉運港,常住人口達到了700多萬……新加坡,華人境外就業選擇最多的國家,赴獅城工作3年的華人打工者告訴你,新加坡和國內的差距究竟有哪些。

交通工具需由企業提供
新加坡法律規定,新加坡企業必須為外籍勞工提供上下班的交通工具,很多企業都會安排接送工人的大巴士,省去了務工者擠地鐵或巴士的時間、精力和花銷,而因為法制嚴明,班車也不會有超載的現象。同時,新加坡公路建設和排水系統以及軌道交通,其規劃設計的前瞻性,科學性得到了世界各國的認可和讚譽。
為了控制私家車數量,新加坡的車牌分為兩種:紅牌,只能在上下班高峰期之外的時間和節假日才能上路行駛,牌照費用相對很低;黑牌,可以自由行駛,但牌照費用極其昂貴,很多新加坡人買的起車卻難以承受高昂的牌照費用。
這一舉措無形之中控制了私家車的數量,提倡了綠色出行,搭乘新加坡快捷的公共運輸工具成為了新加坡人的出行首選,和國內交通擁堵的現狀相比,新加坡較為便利。

底薪加班的薪水制度
外籍勞工離開故土來新加坡,就是為了打工賺錢,只有勤勞,才能多賺錢。新加坡的薪水制度是:底薪+加班工資,周六和平常8小時工時以外的工作就算是加班,是底薪的1.5倍,有的企業規定,周日上班是底薪的2倍。
所以,外籍務工者在新加坡要想多賺錢,一定不能忽視了加班費,多加班才能多賺錢,特別是新加坡務工的中國人,勤勞愛加班更是排行所有外籍勞工之首。而有些人常說,新加坡工資低,那是因為他們大多選擇周末休息,不加班何來加班費呢?
加班,在國內是常見的現象,幾乎每個企業都會一定意義的加班,有的是為了工作,有的是為了「制度」,但對於加班費的定義,國內並非所有企業都會給出。也就是說,很多加班都是「免費」的、「義務」的,這點新加坡卻有明文規定及相關監督部門。

馬來西亞人打工者眾多
新加坡的工資、房租、消費等比馬來西亞相對要高,因此,很多馬來西亞打工者都會早出晚歸,每天騎摩托車過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新山,兀南口岸進出新加坡就是馬來西亞人主要的打工之路。
他們白天來新加坡打工,午餐和生活所需都在馬來西亞購買,利用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物價差以及新幣和馬幣的匯率差,來賺錢養家,上演了每天早晚新馬口岸浩浩蕩蕩的摩託大軍風景線。
來往新加坡路途花費1個多小時,還要排隊過安檢,有時還需加班,難免碰上堵車,他們比國內的務工者更加艱辛。即使是在國內工作,也很少會經歷此等情景。

新加坡人很好相處
很多人去新加坡打工,擔心會受到排擠,其實,新加坡人還算不錯,尤其是新加坡的僱主和管理層,對於華人打工者都很友好,很親切,在生活、工作等方面也都願意主動幫助。畢竟新加坡的華人眾多,很多僱主都是當年的打工者,將心比心,創業的艱辛和打工的努力都感受和經歷過,因此會付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
新加坡就業不算太難,薪水的高低才是重點。為了高薪,選擇離家就成了必然,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早晚上班路花費1小時的都很普遍。比起在國內每月幾千元,在新加坡打工賺的更多一些。
生活不易,忙忙碌碌,我們都是為了日子過得更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