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森造車首家工廠落戶新加坡,它的電動汽車能像卷髮棒那樣火麼?
前兩天有個戴森卷髮棒,
在朋友圈火了一天,
我朋友圈的女性朋友瘋轉,
後來看有評價說這是什麼「終極種草機」,
也就是說,非常成功的吸引了消費者的目光。
提到戴森,大家大多會想到他家的吸塵器和卷髮棒吧。

對於這個項目,戴森的創始人詹姆斯·戴森說,
「將要造的不是一輛跑車,也不是一輛價格低廉的電動車。」
這意味戴森要造的是一輛有較大使用價值的成熟電動汽車。
Dyson戴森官方宣布其董事會已批准,
該公司將在新加坡建造其第一家汽車生產工廠,
該工廠預計將於2020年完工。
此前,戴森在2017正式宣布進軍汽車領域,
並已撥款20億英鎊用於該計劃。
據了解,戴森的首款純電動車型將在2021年正式推出。

戴森目前已開啟三款車型的設計工作,
戴森公司創始人James Dyson爵士表示,
該公司的首款車型將是一台高價格電動車,
但新車並不會是跑車產品。
據悉該車的產量不會高於1萬台。
戴森公司目前同時還致力於開發固態電池技術,
這種技術將大幅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
比目前的液體電池能夠更快速地充電和儲存更多的能量。

至於為什麼戴森要造電動汽車,
可能就是電動汽車的結構要比傳統汽車要簡單,
尤其不需要掌握髮動機等核心零部件的技術,
所以很多人以為這玩意簡單又有市場,於是蜂擁進入。

另一個可能的動機,任何一家公司,
要想持久發展下去,必須要讓外界看到良好的預期,
電器這個行業競爭已經是非常激烈了,
利潤下滑,產品同質化嚴重,
作為一家電器公司想要給人良好的預期,
一定有個「意料之外」卻又是「情理之中」的動作,
造電動汽車是最合適,這玩意代表著科技,
代表著未來以及所謂的「容易製造」。

咱們現在這個時代賣東西兩個因素很關鍵,
有用和有趣,有用解決痛點,有趣解決癢點。
從目前戴森對於吹風機、吸塵器和捲髮器的操作來看,
對女性用戶下手穩准狠,
而且還有道德綁架男性同胞的嫌疑,
從目前的情況看,外行成功進入汽車業的案例十分稀少,
裡邊的風險和行業規則不是沒有,
不知道造吸塵器的有沒有想好後路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