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考古學家在福康寧山(Fort Canning)發現14世紀港口的遺址,是當時馬來半島和中國的貿易港口。
14世紀的暹羅(今泰國)和位於爪哇島的滿者伯夷(Majapahit Empire)正在爭奪新加坡的控制權。15世紀初,新加坡成為暹羅的屬國,但是馬六甲蘇丹王朝很快就將其納入自己的領土。新加坡成為海軍統帥漢都亞的封地[7],亦成為該蘇丹國重要的貿易港口。
1511年,葡萄牙占領了馬六甲。逃亡到新加坡的馬來將領在舊柔佛(Johor Lama)建立新的國都,在新加坡設置了港口官員。1587年,葡萄牙人占領了舊柔佛拉瑪。1613年,葡萄牙人焚毀了新加坡河河口的據點。此後200年內,新加坡似乎消失在歷史中。
直到200年前的1819年1月28日。
這也是新加坡紀念1819年開埠的原因。
「若萊佛士沒有登陸,新加坡也許不會在東南亞占據獨特的位置,有別於周遭群島的眾多島嶼或馬來半島的州。因為萊佛士,新加坡成為一個英國殖民地、自由港口和現代化都市。我們的發展不是直線向上的。我們經歷了不少混亂與破壞,包括戰爭與和平、經濟衰退與繁榮、奮鬥與成功。不過,最終我們還是熬過來了,並成為一個獨立的國家。」
李顯龍
2018年1月1日
所以谷歌除了紀念」200「,也紀念」700「

放一張老照片,帶大家回到1840年的新加坡河河口。

圖片說明:1840年左右的新加坡河口
再看看今日的新加坡:

不過,曾經輝煌,不代表永遠輝煌;新加坡的今日,不代表明日。力爭上遊才是硬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