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椰子收到了
一位椰友發來的求助:

是否要入籍,椰友和老婆產生了分歧!

椰友想要知道其他人,當初入籍新加坡的理由是什麼?
入籍 or 不入籍?
這是個問題
每個人的情況截然不同
但是又殊途同歸
椰子找到了一些椰友
說出了他們當時入籍的理由
希望這些答案中
能夠給這位椰友一些啟示

說說入籍新加坡的理由

「硬體」
環境、治安
1
「我生在中國三四線城市,容不下我的靈魂;
我曾奮鬥在一二線城市,容不下我的肉身;
我選擇了新加坡,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地方,慰藉我無處安放的身心哈哈哈哈」

2
「很多明星富豪都是新加坡國籍,比如李連杰和鞏俐,他們加入新加坡的理由,我想和普通人不太一樣。
稅制:新加坡海外收入免稅這點,對於明星富豪很友好。說白了,資本收入免稅。
也就是說明星在好萊塢或中國賺的錢,完全免稅。富豪在海外的生意收入,也完全免稅。
想想歐美國家尤其是美國,退出國籍都要跟你清算手中資產。新加坡免稅,這對於明星富豪,這些高收入人群來說,是免掉了多大一筆的金額,不言而喻。」

新加坡護照:鞏俐曾經說過,入籍新加坡其中一點原因就是護照融通度高,幾乎全球免簽,比如要去法國出席活動,不需要擔心簽證的問題。
教育:李連杰在節目中坦言,入籍新加坡是為了孩子的教育,雙語環境讓他們不會忘記中國傳統,但是一方面又能接受國際化的教育。
為此,他放棄了美國公民,成為了新加坡公民。

這麼看,這明星名人選擇新加坡,理由和普通人也差不多啊!
不過也是,像環境好、空氣好、治安好,雙語教育這種惠及大眾的優勢,並不會因為階級和身份,就變得太過不同。

還有公共設施也是,你是徐若瑄還是張柏芝,用的還不是一樣的母嬰室麼?想讓孩子上名校小一,也得拼義工啊,社會還是相對比較公平的。「

3
「我媽當初送我出國,選擇新加坡首要原因:安全。覺得我一個女孩子在這裡,他比較放心。
現在我要留下了,也是為了孩子,新加坡養娃環境很友好。」
我和我媽都是為了下一代,理由都是一樣的~」

4
」我剛來poly的時候,特麼的差點恨死新加坡。
一是新加坡很熱,二是對於外國人不友好,我當時吃了不少苦。
主要剛剛出國,對新的環境不適應,時常感到很孤獨,情感也很脆弱。

這裡人太多了,生活節奏太快了,我當時坐車從兀蘭到牛車水實習,要一個小時!早上6/7點那是人擠人,地鐵上甚至沒有新鮮的空氣。
記得我沒吃早餐的習慣,有兩次都昏過去了,多虧當時靠在那個扶手旁邊。
下車就跟媽訴苦,我一個八尺高的漢子,差點哭了。我就想都是爹生娘養的,我還是獨生子女,憑啥在這裡受苦?

後來我有機會去了澳洲讀書,當時是滿懷憧憬去的,感覺就是終於去到了西方世界!結果去了之後我發現,曾經的我太矯情了,和新加坡相比,澳洲生活更不方便!
沒有車,寸步難行;
我太想念新加坡公共運輸了,哪都能去啊!
那裡規定很死板繁瑣,看房子要申請,還沒租房就各種簽字;
我太想念新加坡對外國人,那一套已經成熟的『制度』了,房東房客對此都駕輕就熟了。
貴,澳洲真的貴,特麼比新加坡貴好多;
澳洲人口密度低,沒有需求。導致生活設施和配套各種跟不上......

而且,各大餐廳通通4點5點就關門了,想好好吃飯就要自己做。從!摘!菜!洗!菜!開始做,提前半個小時淘米,一個人做多了又吃不完,1個多小時都搭進去了......
當時,我最想念新加坡的小販中心,簡直是魔幻的存在啊,就在家樓下不說。點個菜肉蛋,加米飯才3快7!也太便宜了,我在澳洲買三顆小白菜也要2塊5了好麼。
而且小販中心隨來隨吃,吃完就走,不用洗碗......你說,上哪找這麼便宜和方便的存在去?

而且我發現,比起新加坡人對中國人的接納度,『西方世界』更不友好,走在街上就我這長相,那還不一眼就看出來是個『外人』?
問題是有搶劫,那是真的有搶劫啊!
不過,平心而論:去澳洲上學、旅遊真的是很舒服的,簡直吊打新加坡,環境廣闊有生活,有呼吸感,去海灘衝浪,出海去釣魚等活動,活動很豐富......
但是要說生活,請允許我大喊一聲,新加坡我回來了,這次我再也不走了!
城市化萬歲啊!!!

我所體會到的新加坡環境好,治安好這些老生常談的理由,那是五味雜陳的、並且富有多層次的新意啊!」
「軟體」
公平
「無關政治啊制度啊,喜歡簡單生活的我,只想說說我當初入籍的理由:
萬事不求人:有秩序,講法制,而不是講人情和身份。反正我在這裡生活了10年+,從上學到找工作沒求過什麼人。
語言無障礙:英文是官方語言,一般學習和工作使用更多;平時生活用華語更多,爸媽來新加坡的時候,去買菜、出行方面基本上沒有任何,語言溝通上的障礙。

活動多:可以去刷圖書館,還有各種蓄水池、公園,和家人一起走走,很安逸的。
人際關係簡單:辦公室政治是有的,不過不靠關係,跳槽頻率比較高,導致同事間關係簡單。
習慣:這個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大把青春都揮灑在了這片土地,20-30歲是人生中最珍貴的年華,我何從離開?」

現實
公民福利
—— 「我是新移民第二代,都服過兵役了,不入籍幹嘛了?義務盡了,公民的福利得享受啊。」
——「我家裡條件就中等水平吧,如果回國後在一線城市,我和我老公是買不起房子的,但是在新加坡可以拼一拼。
當時是PR的時候,就覺得房租給房主就是打水漂,還不如自己月供。永久居民和公民身份,在買房福利上相差不是一點半點,所以我們就入籍了。」

——「我這個說了,大家可能覺得是一個很微小的點,我老公換了國籍之後,福利方面get了,但我發現自己沒有新加坡護照,其實很不方便:
去東南亞旅行,他走的是東協快捷通道;
去歐美旅行,他不用辦簽證很省事兒......
現實地來說,我肯定是定居新加坡了,不可能回去了。並不是說國內不好,只是我更加適應這裡的生活了。
那我堅持保留國籍是沒有意義的,反而生活上有很多不便,想清楚之後,我就申請入籍了。「

入籍新加坡的理由
千人千面
那麼,再看看這些數據
是否更讓你心裡有數?

01
入籍理由調查
根據一項調查
外國人入籍新加坡的理由
排在前三位的是:
環境,治安還有公民福利


02
入籍新加坡數據統計
在新加坡有大概15%的PR
持有綠卡超過了20年
但是並沒有入籍的打算
在新加坡每年平均
有2萬多外國人成為新加坡公民
這之中只有4-5%的
永久居民轉為了公民
每年,也有1000名以上
新加坡人放棄新加坡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