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問
孩子多大來新加坡留學合適?
小文總會告訴她"越早越好"
如果非要給出一個時間段
從小學開始留學新加坡
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新加坡因其獨特的
地理文化和語言優勢
受到中國家長們的青睞:
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官方教學語言是英語,雙語環境
國家整潔優美,安全有序,非常適合孩子的成長
離中國近,沒有時差
華文普及率高,生活便利,使得移居生活容易適應
提供較寬鬆的陪讀簽證政策,孩子獲得學生簽證之後,女性家長(媽媽,奶奶,外婆)可以申請陪讀簽證(需擔保人)

選擇低齡留學新加坡
除了這些老生常談
顯而易見的原因之外
低齡留學還有這些好處
1 同一起跑線
不管在哪個國家
小學教育都是整個教育體系的基石
新加坡教育從小學開始逐漸分流
小學三年級有GEP天才班選拔考試
小學四年級實行科目編班制
小學六年級有小學離校考試
最終決定了你的中學源流/科目程度

如果能夠儘早來新加坡學習
就能與本地學生站在同一起跑線
相對公平的競爭
2 求知的黃金時期
從人生髮展歷程來看
小學階段也是小孩長身體
長知識最旺盛的時期
小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
就像海綿吸水那樣
不斷地吸收各種知識

尤其是學語言
從小來新加坡
語言方面根本不用擔心
自然而然就學會了
英語成為第二母語完全沒問題

3 真正融入新加坡
如果想讓孩子享受留學生活
最好的辦法是融入新加坡
愛上這裡的人文和環境

而從小來新加坡
更容易適應這裡融入社會
真正愉快地享受
新加坡文化和生活
很多家長好奇新加坡的小學
究竟和中國的小學有什麼不一樣?
下面就對比下
新加坡和中國小學
方方面面的不同
1 入學

新加坡小學是6年制的強制性教育
入學時間是1月初
如2021年學年是1月2日開學
學齡截止日通常是1月1日前
也就是說
入學當年1月1日前滿6歲可以報名
報名以就近為原則
但是以下這些情況有優先
例如

在以上任何階段,如果出現超額申請
將按照以下順序抽籤
(a) 住家距離學校1公里以內
(b) 住家距離學校1到2公里
(c) 住家距離學校超過2公里

在中國,小學是九年義務教育的一部分
大部分地區現在都是6年制
每年9月1日入學開學
學齡截止日是8月31日
也就是說8月31日前年滿6周歲兒童
可以報名就讀小學一年級
2 儀容
新加坡每間小學規定都不太一樣
但大致上都要求穿校服
女生襯衣裙裝,男生襯衣褲裝style
白色低幫鞋子

男生頭髮不能太長
女生長發需要紮起
不能佩戴首飾
中國小學也有類似規定
每天都要穿校服
大部分還是運動服style

3 作息時間
新加坡的小學生
天蒙蒙亮6點多就要出門了
7點半要舉行升旗儀式
8:00 - 9:30上第一節課
通常是英語或華文課
9:30 - 10:00有半小時的休息時間

10:00 - 13:30這段時間是最難熬的
三個半小時的時間要連續上課
學生坐著不動,只換老師
需要上廁所就舉手

新加坡小學奉行
「少教多學」
所以只上半天課
但是下午孩子也過得很充實
13:30放學以後
孩子們就去吃午飯
之後去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
或者興趣小組(CCAs)
CCA是小學生活的重要組
教育部強制性規定所有中小學生
必須參加四大組別中的一項活動
這四大組別是
體育活動團體、制服團體、
表演藝術團體、協會和學會團體

中國小學生呢
雖然各地小學的時間略有不同
但基本上和下表差不多
中午可以回家吃飯和休息

4 科目
新加坡小學有4門主課
包括英語、數學、科學(小學三年級開始)
和母語(包括華文、馬來文以及淡米爾文)
其他課程還包括音樂、美術、公民教育
健康教育、社會以及體育

中國小學的主要科目有
語文、數學、英語、思想品德、自然/科學
附屬科目:體育、音樂、美術、勞動、信息技術
(根據各地實際情況不同實際課程略有變化)
5 考試和分班
以前,新加坡小學從
四年級開始實行分流
因為要「因材施教」
後來先取消了分班分流
現在新加坡小學一、二年級
也取消年中考試

新加坡正流行「減負」
三年內,小學三、五年級
和中一、三年級的學生
也將逐步免除年中測試
整個小學最重要的兩場考試
就是三年級時統一的GEP考試
和小學離校PSLE考試
GEP考數學,英文,邏輯
最後全國高分的1%約幾百名學生
會被分到各名校的天才班
上有針對性的強化課程
PSLE考試是畢業時的統一考試
留學生參加該考試後
滿足在新加坡學習生活2年
就可以申請新加坡PR

中國的小學一年級分好班入學後
原則上一般中途不再分流
6 學費
新加坡公立小學對於公民是免費的
僅收取幾塊錢的學雜費
對於非公民則按
孩子的身份收取不同的費用

中國的公立小學屬於義務教育一部分
學費,書費和學雜費都減免
(少數地區規定不同)
7 升學
新加坡小學生在六年級畢業的時候
都要參加PSLE (小六會考)
包括英語、數學、科學和母語四個科目

會考成績將決定你可以去哪所中學
學哪一個級別的課程

按照中國義務教育政策與相關法律法規
小學升入初中就讀是不需要升學考試的
大多為免試就近入學
但是民辦初中
和部分公辦重點初中
依然舉辦小升初的升學選拔性考試
8 同學關係
新加坡小學有個友愛的項目叫
Buddy System
高年級的學生帶低年級的學生
幫他們適應和融入小學生活

中國小學思想教育課上
有倡導同學之間友愛互助
不過有些缺乏實踐上的活動

9 家長和老師的關係
新加坡老師會經常和家長溝通
學校會經常組織各類型的親子活動
家長也可以報名參加家長支援組(PSG)
直接加入到孩子們的生活中...
每年定期開家長會

在中國,也經常有家長會
家長會更小心翼翼地與老師互動
希望討好老師
讓老師對自己的孩子更上心
10 學術表現
世界知名大學都愛新加坡學生
哈佛大學在中國錄取率不足0.5%
但在新加坡的錄取率卻高達14%
東南亞小紅點新加坡
為什麼教育這麼強大?
因為沒有自然資源的新加坡
把人才作為重要的國家資源
大力發展教育,重視教育
是新加坡的立國之本
每年的財政預算
很大一部分都撥給了教育

例如新加坡政府每年
都會選擇最優秀的學生
全額資助他們去英美頂級大學讀書
然後畢業後回到國家教育系統
經過一定的培訓和實踐之後
為學校注入新鮮血液
低齡留學是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
是否要送孩子出國
以及選擇何種學校
需要根據每個家庭
和孩子的情況來進行評估
尋找最適合的方案
如果您對新加坡中小學教育
有任何問題
都可以來諮詢小文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