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小六會考的重要性堪比中國高考,前陣子分享的小一報名流程得到了大家的廣泛關注,今天繼續說下對新移民切實可行的小學申請方案。

小一報名的階段
Phase 1
Phase 1的位置是留給在校學生的弟弟妹妹的,所以家裡有兩個或以上的孩子,搞定了大寶的小學,二寶以及二寶下面的N寶都不用擔心了。
Phase 2A
Phase 2A(1)和2A(2)是留給校友和校董的孩子以及老師的孩子。
Phase 2B
2B是開放給學校義工,社區義工,某些教堂教友或者某些會館會員的孩子報名的。
除了個別教師家庭,新移民子女通常都無法享受校友紅利,所以除了選個好學區房,做義工也是申請熱門學校的重要工作。
學校義工
先說學校義工,教育部的要求是報名前累積至少40個小時的義工,也就是說40小時是最低門檻,具體多少小時那就要看你心儀的小學的要求了,名校要求80小時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
看到這裡,如果你以為80小時甚至120小時你都願意做,做完義工你的小孩就能進名校了,那你就太樂觀了。
義工的時間長短是一個門檻,但更高的門檻是你能不能進到學校去做義工。名校一般會要求家長來面試,談談自己能為學校付出什麼,如果你的特長跟學校竭力發展的課外活動不一樣,或者你服務的時間段跟學校想要的不一樣,或者跟你有一樣特長的家長很多(如單反拍照,做網站等在名校家長中已經是比較普通的技能了),你也不一定被選上。
從網上以及朋友那邊了解到,孩子4歲那一年就要注意學校有沒有開放義工申請。有的話,恭喜你!至少你有一個機會。面試過了,你被選上做義工了,那更要恭喜你!勝算又高了一點。
有人會問既然學校義工不是包進的,那有沒有其他路子?有!社區義工!
社區義工
社區義工通常需要做滿2年grassroot,也叫Executive member(EM)。通常從開始做義工到轉EM大概需要1年,所以小孩3歲那年就應該開始報名了,具體時間如下表。

報名時從PA (人民協會)的網站下載表格,填好,掃描好,電郵過去,然後就是坐等PA通知你去哪裡做義工。住組屋的一般可以在Residents』 Committee (RC)做義工,住公寓的一般在Neighbourhood Committee (NC)做。
一開始做observer,幾個月到一年不等可以轉正做Executive Member (EM),EM做滿兩年,到時PA就會出一封信讓你的孩子參與2B階段報名。這種義工需要的付出一般就是參加每個月一次的會議,達到一定的出席率就可以了,有事不能來又事先通知的情況不算無故缺席。有決心送孩子去名校的家長,應該也有毅力做這兩年多到三年的義工吧。
社區義工的門檻一般上不像學校(尤其是名校)義工高,只要有意願做,PA一般會讓你做的。而且社區義工的區域範圍是按集選區劃分,比如公認的頂級好小學南洋小學和來福士女小,雖然地處武吉知馬富人區,但整個荷蘭武吉知馬集選區覆蓋了錦茂,金文泰(部分)等生活區(信息來自維基百科),可以先在這些區域住下做社區義工,到時候再購買學區房或者租學區房。
需要注意
1. 社區義工要在現住址的社區做。
2. 申請的學校和申請時的住址要在同一集選區。
新加坡的集選區劃分可能會在大選時做調整,這個風險要考慮到。
如果做義工時選區和最後申請時不同,比如在西海岸集選區做了義工,入學前搬去了南洋小學旁邊,這時社區義工是有成功計算在內的案例,不過是個案,究竟能否全部如此執行有待考證。
關於租學區房
大家可能覺得為了孩子上學租6年房很極端。可是找過學區房的爸媽都知道,選到一個交通便利價格合適的學區房是難上加難,而找個離小學的近的房子很可能離初中遠,甚至有的孩子在小三就要換校,這樣長遠來看租學區房未嘗不是一個可行方案。
教堂教友 & 會館會員
2B階段除了以上兩種義工,還有就是教堂教友和會館會員。福建會館旗下有道南,愛同,光華,南僑和崇福小學,在我看來都是很好的小學。積極參加福建會館組織的義工活動,有很大機會能拿到會館的推薦信去以上其中一所小學2B階段報名。
目前,除了崇福,其他小學已經不對外招收義工了,有的小學招收在校學生家長做義工,有的通過福建會館招收會員做義工。走這條路的家長一般是某個教堂成員,打算報名跟教堂有關聯的小學,或者是福建籍加入福建會館,打算報名會館旗下的小學。
說了這麼多關於做義工的那些事,不要忘了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前提 --孩子是新加坡公民!
在這個階段,所有公民孩子報上名了,永久居民(PR)孩子可以搶剩下的學額,然後才輪到非公民非PR孩子。
另外一個重要的前提是,在同一個階段,都是公民孩子,住一公里以內的孩子先報上名,然後一到兩公里的孩子搶剩下的學額,還有剩的話,連兩公里外的孩子都可以報名。在新加坡,學區房一般就是指靠近名校#一公里#以內的房子!做了義工,又住在名校一公里,進名校的幾率是大大地提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