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魚尾獅作為新加坡最著名的標誌性建築之一,幾乎是每個去新加坡的人無論是出差還是旅遊,都必定去打卡的地方。魚尾獅也已經成為新加坡的象徵,那麼關於魚尾獅你知道多少呢?

一,起源
魚尾獅源自神話傳說,獅頭代表新加坡拉王朝的歷史。大約14世紀,蘇門答臘王子聖尼羅烏達瑪在海上航行時遇到風暴,船漂流到這個島上,他一登陸就看到一隻神奇的野獸,隨從告訴他那是一隻獅子。他於是為新加坡取名「新加坡拉」(Singapura,在梵文中意即「獅子城」)。至於魚尾獅塑像的魚尾造型,浮泳於層層海浪間,象徵古城淡馬錫,代表新加坡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漁村發展成今天繁華的大都會,同時也象徵著當年漂洋過海 ,南來謀生求存的祖祖輩輩們。

據說魚尾獅噴出的水象徵財富,可以跟與魚尾獅像「借位」合照接水迎財,張口接住或者用雙手緊緊捧住魚尾獅噴
二,新加坡到底有幾隻魚尾獅?
大家都知道魚尾獅是由新加坡華人林浪新為旅遊標誌設計的形象,是新加坡市中心著名噴水雕塑,也是新加坡的城市地標,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在新加坡,得到官方承認的魚尾獅,一共有大大小小7座。
兩座在濱海灣,一大一小,背靠背,也是曝光率最高的兩座(魚尾獅母子)。
第三座在聖淘沙,也是最大的一座。也是唯一一座可以登入的魚尾獅。
第四座在花柏山頂
第五座在宏茂橋組屋區
第六座在兀蘭組屋區
第七座在新加坡旅遊局
在新加坡大大小小7座魚尾獅中,廣為人知的只有4座,其中只有魚尾獅公園的兩座是林浪新創作的。
三,魚尾獅之間的關係

魚尾獅媽媽

魚尾獅寶寶
位於魚尾獅公園的一大一小,背靠背的兩隻魚尾獅,本地人稱他們為魚尾獅母子。

魚尾獅爸爸
本來魚尾獅家族是只有爸爸、媽媽和寶寶3個的,後來響應政府「好好做人」的號召(因為人口太少,所以鼓勵生育),魚尾獅家族就多了這麼一個小寶寶。另外魚尾獅爸爸在聖陶沙島,跟媽媽隔海相望,是最高的一座。還有魚尾獅大寶寶,在新加坡最高山上,比市區的小寶寶要大一點。

位於花柏山的另一個魚尾獅寶寶
和花柏山一樣,這座魚尾獅雕像也十分精緻可人。不同於聖淘沙魚尾獅塔的莊嚴、與魚尾獅公園的遼闊,在這裡,你可以看到更加親切的小魚尾獅哦。
1972年9月15日,當時擔任新加坡總理的李光耀為魚尾獅塑像主持開幕。他在致詞時表示,希望魚尾獅能成為新加坡的象徵,就如艾菲爾塔是巴黎的象徵一樣。
一言九鼎,隨後這數十年里,魚尾獅成功打造出新加坡的國際形象。隨著國家政策大力鼓勵發展旅遊業,以及旅遊局雄心萬丈的促銷策略,新加坡作為一個旅遊勝地的知名度也打響起來,魚尾獅塑像更成為吸引外來遊客拍攝「到此一游」照片的最佳鏡頭。由於具有顯著的表征性,這個原屬商用性質的標誌,因而從旅遊的層次,逐漸擴大,提升至無所不在的各個領域和層面,甚至最終被圖騰化和神聖化起來。
這原本是美事一樁,造型趣味而極富創意的魚尾獅,全身潔白、雙眼含笑毛髮豐美、鱗片鮮活。白色水花日夜不停地從獅口噴灑而出,流向河水、奔向大海,為新加坡河畔一帶的景致營造了美好的氣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