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認識獅城
姓名:新加坡
年齡:55 歲(成立於 1965 年,國慶日為每年的 8 月 9 日)
家庭住址:北半球赤道地區,位於馬來半島最南端 (北緯 1°22′,東經 103°48′)
住房面積:新加坡國土面積 710.3 平方公里 (新加坡面積是上海的 1/9,北京的 1/23)
家庭成員:人口約 520 萬,密度達到每平方公里 7700 多人(排在世界前列)
相貌特徵:新加坡多元種族和文化的相互融合是其極具魅力的原因之一,由華族(占全國人口約四分之三)、歐亞族、印度族、馬來族、土生華人構成。
性格特徵:新加坡以實行嚴格的法律和制度著稱,無論是居民還是遊客,都需要予以足夠重視,否則可能會被課以重罰。當然,如果您遵循當地法律規章,也不必過分擔心。
讓人最想移民的國家全球排名第一,全球最具競爭力國家排名第一,最適應亞洲人士居住的地方全球排名第一、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全球排名第一、全球化程度最高的城市排名第一。
旅遊出入境
簽證
中國公民去新加坡須提前申請有效簽證,不可以落地簽。
中國公民申請的新加坡旅遊 / 商務簽證為電子簽證(e-Visa),在獲得簽證後,建議上網列印多份有效簽證以防遺失。簽證費為每人 SG$30。
新加坡簽證可多次入境,有效期分別有 35 天 / 62 天 / 2 年,由簽證官根據申請人資料而定。逗留時間則由入境官決定,通常為 14-30 天。從 2015 年 6 月 1 日起新加坡將給予符合條件的中國公民有效期長達 10 年的多次入境簽證。
http://www.visitsingapore.com.cn/travel-guide-tips/travelling-to-singapore/
申請途徑 How to Apply
2014 年 12 月 8 日起大使館及各領事館停止接收簽證申請,可登錄新加坡外交部官網,查詢中國國內官方指定的簽證機構,辦理新加坡簽證。、
所需資料 Required Information
個人信息表(登錄新加坡外交部官網下載表格,連結:www.mfa.gov.sg)
戶口本(原件或掃描電子版,戶主 + 個人頁複印件)
身份證(原件或正反面掃描電子版,正反面複印件)
護照(原件或個人頁掃描電子版,個人頁複印件,有效期 6 個月以上)
2 張 2 寸白底免冠照片
在職證明原件或相關職業證書
出入境
從 2018 年 10 月 4 日起,新加坡紙質入境卡(人稱 「白卡」)即將走入歷史!取而代之的是電子化入境卡。
訪客可通過移民關卡局官方網站 https://www.ica.gov.sg/ 或下載手機應用程式填寫資料。通過手機填寫資料還有自動儲存功能,以方便下一次入境時使用。而與家人或小組團體同游新加坡的人,能夠以團體方式提交入境資料。
離境前別忘了退稅,在附有 「退稅」 標誌的場所消費滿 100 新幣以上,即可退回 7% 的商品及服務稅,退稅時需出示購物發票或收據。具體的退稅要求,可諮詢工作人員。
其它注意事項
電源插座:新加坡使用的標準電流是 220-240 伏特交流電(50 赫茲),在這裡,您可以使用三眼電源插座。

新加坡交通指南
新加坡主要交通出行方式:地鐵(MRT)、輕軌(LRT)、巴士(Bus)和德士(Taxi)。
其中地鐵(MRT)是新加坡最便捷的交通工具,也是日常最佳的出行方式。

新加坡地鐵圖
https://exploresg.com/ditie/
新加坡地鐵和巴士車 (站) 內規定
不可吃喝、吸菸、攜帶榴槤、大聲喧譁和帶寵物
Bus 不報站、上下車需要刷卡
溫馨提示
地鐵和巴士上冷氣很足,建議攜帶薄外套
在 20 分鐘內,地鐵和巴士之間轉換,車資有優惠
在地鐵或者商場等使用扶梯時,左側是站立側,右側是快速通道
新加坡房屋指南
組屋 (HDB)
新加坡的 「組屋」,全稱為組合房屋。由新加坡建屋發展局(HDB)不以盈利為目的承擔建築的樓房,為大部分新加坡人(80%)的住所。
組屋一般分為三房式、四房式和五房式。三房式指一廳兩房,使用面積約 60 平方米;四房式是一廳三房,使用面積約 90 平方米;五房式是兩廳三房,使用面積大致在 110 平方米。
租房費用(一般情況下):
新型組屋 (近 10 年內建成的) 相對條件會好很多 (平均價格 S$1000-1200 / 間) 單人單間:500-1000 新幣 二人間:350-550 新幣 / 人 四人間:270-350 新幣 / 人
小貼士
新加坡政府規定租住的房子必須要能在建屋局上註冊。正常情況下,註冊要求至少住 6 個月。如果不能註冊,就是不合法的房屋。
如果退租,一定要提前一月聲明,以防押金不退。
仔細看合同,仔細看合同,仔細看合同。
私人公寓 (Condo)
公寓,常見兩房式或三房式,相當於國內的高檔成熟社區,內有免費游泳池、健身房,BBQ 等公共設施,住宿環境相對較好,價格也相對高一些;大部分的 condo 房間都有主人房與非主人房之分,主人房有自己獨立的洗手間和相對寬敞的臥室,當然價格也比非主人房高 200-300 / 月 (非主人房平均價格 S$1,000-1,500 / 間 / 月)
排屋 (Terrace)
獨門不獨棟的聯排別墅,此類出租房源相對較少,住宿環境、價格與房子位置、條件有相當大的關係。
獨棟別墅 (Landedproperty)
少見於房間出租。
租房
如果英語不是太差,不推薦獅城 BBS 或者微博租房,如果你有認識的新加坡房產中介自然是最佳選擇
Property Guru - http://www.propertyguru.com.sg/
新加坡本地發布平台,房源多。使用下來感覺 Property Guru 信息發布是最多的,信息篩選條件多,容易搜索到希望的房源。多為中介發布,有中介費。
Nestia - https://www.nestia.com/
新加坡本地發布平台,功能強。Nestia 上的房源也比較多,但感覺不如 Property Guru。不過 Nestia 可以以某一建築(公司地址)為中心從遠及近的搜索房源。找步行距離的房源就很合適了。另外自帶的導航也不錯。所以我是 Property Guru 和 Nestia 結合使用。
http://99.co - https://www.99.co/
新加坡本地發布平台,平台新。和上面兩個相比算是一個比較新的平台,數據沒有 Property Guru 多但是針對房屋本身的介紹更加詳細,房源信息相對真實。
無論在中國還是新加坡買房前後都記得關注下政策上的變化,新加坡買房的流程很簡單,首付 = 房屋價格 + 稅 + 中介費 - 貸款額度。

面積
說到面積,首先讓中國買家摸不著頭腦的,就是面積單位的換算。中國買家習慣用平方米(也稱平方米)計算面積,來新加坡選購房子時聽到的都是平方英尺,往往腦子得轉一圈才知道個大概。1 平方米約等於 10.8 平方英尺。100 平方米就是 1080 平方英尺。
除了計算單位不同,「面積」 一詞在兩地公寓市場上的定義也不一樣。在中國,面積指的是建築面積;新加坡算的是實用面積。建築面積的算法比較繁瑣。簡單來講,是根據各套房屋的套內建築面積,求得各套房屋分攤所得的共有建築分攤面積,比如門口的面積、樓梯等,都按比例算進每一個單位的建築面積。
所以,同一個公寓單位,其建築面積一定會大於實用面積,通常後者比前者少 20%左右。在中國買一個 「100 平方米」 的單位,和在新加坡買一個 「1080 平方英尺」(相當於 100 平方米)相比,後者明顯感覺寬敞一點,就是這個道理。
地契
中國的房產地契通常是 70 年左右,而新加坡的則有 99 年、999 年和永久地契之分。新加坡的房產因為地契年限長,頗受外籍人士青睞。其中,永久地契的房產一般要比 99 年地契的貴 20%。儘管如此,永久地契一直很搶手,也深受中國買家歡迎,因為買家看準這塊市場的保值與增值。
這其中很大程度上因為新加坡的地皮比較少,想要建新樓必須拆掉現有的建築。不像中國地皮比較多,還有可開發的地段。新加坡永久地契的地段價值比較高,所以如果進行集體出售、或是被政府徵用的話,永久地契房地產的房主會可得到較高的補償。
物以稀為貴,永久地契房產越是少見,也就越炙手可熱。此外,永久地契對中國買家還有另一大吸引力,那就是永久地契滿足了 「總覺得要給後代留下點什麼」 的傳統華人心愿。所以說,新加坡房產能如此吸引外國買家,與地契久脫不了關係。
貸款
在新加坡首次購房的買家,可向金融機構貸款的房貸比率頂限為 80%,外籍人士一般則最高 70%。在中國,外國人一般不能向本土中國銀行貸款,只能通過外資銀行或中國銀行境外支行。
原本新加坡和中國在房貸比率頂限方面有很大差別。不過兩國都不斷調整房貸比率頂限,因此兩國的房貸比率頂限差別已縮小。
稅收
在新加坡,如果在一定期限里賣掉公寓,賣家需要上繳印花稅。在 2011 年 1 月 14 日過後買房的購屋者,只要在四年內賣房屋都需要支付賣方印花稅,第一、二、三和四年賣掉房產的稅率分別是 16%、12%、8%和 4%。此後就不必上繳賣家印花稅。
在中國,除了印花稅外,還需要上繳增值稅。為了給中國房地產市場降溫,中國政府在 2013 年實施 20%的房地產買賣增值稅。所謂增值稅,就是對賣家賣房所得的利潤徵收的稅。譬如,150 萬人民幣買的房子在幾年後以 200 萬人民幣賣掉,賣家所賺得的 50 萬就將需要以一定的比率交稅。
法律法規
新加坡向來是給世人展示優美環境,井然秩序,舒適安全的名片,然而這些美好的展現離不開新加坡法律制度的約束和規範。Singaporeis a 「fine」 country 完整的詮釋了這兩方面。所以在新加坡生活,你需要注意以下細節:
自動排隊:公共場合最經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 please queue!
著裝:不同場合穿不同衣服,建議每天換衣服。
公共習慣:乘坐公共運輸或者在公共場合用餐時,切忌大聲喧譁,不然你一樣會被當做異類奧!而且記得再餓也要撐到下車再用餐。
言論:新加坡是多文化和宗教融合的國家,公共場合不要發表敏感政治言論或者宗教話題,這也體現互相尊重。
不當行為:豎中指可能會被當做種族歧視處理的
如廁:來也匆匆,去也沖沖。如若不然請準備 500 新幣吧。
口香糖:公共場所不允許嚼口香糖,不可以隨意買賣,允許帶少量入境,正是這個奇葩的規定維護了公共環境的整潔。
吸菸:新加坡公共場所絕對禁菸。如若吸菸不幸被抓到,恭喜你一個月的工資 (高達 2000 新幣) 為國家做貢獻了!
垃圾:亂丟垃圾初犯者將處高達 1000 新幣罰款,再犯者將罰款額提高至 2000 新幣以及在勞改法令下受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