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蒙」是中國文道教文化中,盤古沒有開天闢地之前的時代,世界還是尚是一團混沌的元氣,而這種自然的元氣就叫做「鴻蒙」,「鴻蒙」這兩個字也有「非常大氣磅礴」之意,不少網友在瞭解情況之後,也更是紛紛表示:「這名字真霸氣!」
日有網友傳出,華為自主研發的新系統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且取名「鴻蒙」。目前還在測試階段,但內部已經有手機搭載並成功運行了該系統。

華為加油!

鴻蒙在我國從古至今都有傳說,盤古在崑崙山開天闢地之前,世界是一團混沌的元氣,這種自然的元氣叫做鴻蒙,因此把那個時代稱作鴻蒙時代,後來此一詞也常被用來泛指稱遠古時代。

早前華為就曾經表示,會自己研發安卓之外的手機系統,從而避免安卓停止授權使用而無系統可用的尷尬情況。而在今年三月份,餘承東在接受歐洲媒體採訪時就曾經有過表示,華為有意向研發新的手機系統,也已經在著手研發新的安卓以外的作業系統,以此來應對美國巨頭不再向華為授權安卓系統的局面。

不過當時中美兩國的貿易戰還未興起「戰端」,而美國也還沒有將其列入「管制名單」。但華為就已經有居安思危的超前意識,一直在努力擺脫依賴他國的一系列措施。

在當時,華為已經表明態度,雖然自己已經研發了新的系統,但尚不會放棄目前市場和體驗已經相當成熟的安卓系統。除非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才會被迫使用。

在去年至今年,隨著中美兩國貿易戰的開始,歐美一些國家和巨頭就一直針對我國的企業進行針對性的打擊。其中科技公司以華為尤為甚之,先是打壓禁售,5G鋪設關鍵時刻又聯合西方其他國家減少對華為的5G訂單。最近又將華為列入「實體管制名單」,從而迫使華為退出西方乃至歐洲市場。華為創始人任正非週二早上在華為總部對話央視、新浪科技等媒體,直面熱點問題。他在期間透露稱:「華為早在一年前就受到美國實體管制了。大家要罵就罵美國政客,這件事不關美國企業什麼事情。美國政客目前的做法低估了我們的力量。」被問及華為的困難時期還要持續多久時,任正非答道:「這個問題你可能要問特朗普,不能問我。」

他談到谷歌時說,谷歌是一個好公司,是一個高度負責任的公司。谷歌和華為也在討論應對方案怎麼做。任正非答央視主持人董倩問:美國的「90天臨時執照」對華為沒有多大意義。華為已經做好了準備,但還是非常感謝美國企業,他們為我們做出了很多貢獻,華為的很多顧問來自IBM等美國企業。針對華為5G網絡發展會否因美國禁令而受到影響時,任正非強調,「華為的5G是絕對不會受影響,在5G技術方面,別人兩三年肯定追不上華為。我們量產能力還是很大的,不會超出我們公司負增長,不會對產業發展做出傷害。」

他說:「我們不會輕易狹隘地排除美國晶片,要共同成長,但是如果出現供應困難的時候,我們有備份。我們在『和平時期』都是一半來自美國晶片,一半來自華為。儘管我們自己的晶片價格低的多,我還是採買美國晶片,我們應該融入這個世界,就我們說美國公司的友好,融入世界才能很好生存的,不是一張紙就能吹捧的,我們將來還是要做的,只要爭取到華盛頓的批准。」任正非也感性地說:「我們犧牲了個人、家庭,是我們為了一個理想,為了站在世界高點上,為了這個理想,跟美國遲早就是會有衝突的。」

任正非接著說:「目前這種形勢,我們確實會受到影響,但也能刺激中國踏踏實實發展電子工業。過去的方針是砸錢,晶片光砸錢不行,要砸數學家、物理學家等。但又有多少人還在認真讀書?光靠一個國家恐怕不行,雖然中國人才濟濟,但還是要全球尋找人才。完全依靠中國自主創新很難成功,為什麼我們不能擁抱這個世界,依靠全球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