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一個人口基數不大的島嶼國家,卻是東南亞主要的電子商務市場,網際網路普及率在東南亞排名第二,大約88.4%。

新加坡的網購消費群體

據統計,新加坡18-29歲的消費者為網購主要購買人群,網購用戶比例為46%。
其次是35-44歲,占比22%;

以上圖源:okey reader
新加坡人尤其喜歡在大促活動或特定的節日選擇網購。
新加坡人對商品價格也比較敏感,喜歡反覆對比價格和貨品質量!

其實,由於新加坡的消費水平高,所以新加坡人熱衷於購買國外價格較低的商品,也是特別正常的事。

不得不說,新加坡人的海外購物,還十分具有品牌意識。
他們對產品的質量和客戶服務表示滿意過後,新加坡消費者就會經常下單海外網購,並對他們發現的可替代的新產品,表現出極為喜愛的熱情!
新加坡有78%消費者
是跨境網購群體!
他們最常購買的是服裝和美容產品。
服裝品類支出占41%、
美容產品占22%,
其次是家用電器占21%。

因為海外購物的價格優勢,以及可以買到買家想要的各種心儀商品。

以上圖源:oceanpayment
由此,基本可以斷定:
新加坡消費者在疫情期間形成的在線購物習慣,恐怕還會繼續持續下去。

然而,這種情況可能很快就會變更了!
新加坡海外網購
2023年起,需付消費稅!
從2023年1月1日起,新加坡網購從海外空運或郵寄至新加坡的低價商品,也需付消費稅了!
目前新加坡海外網購消費者還可以享受政策未執行之前的短暫紅利!

也就是目前:
在新加坡清關的價值不超過400元的商品,通過空運或郵寄方式進口,可免付消費稅。
也就是說,還有半年時間,新加坡消費者向淘寶、亞馬遜等海外網站購買低價商品時,還不需要支付消費稅。

以上圖源:DNY123
但是,新加坡政府為了保護本地同類商品的銷售,因為這些本地商品仍然需要承擔7%的消費稅!
這就讓這些商家的貨品競爭不過海外網購,造成了一種不公平的競爭。

從2023年開始,消費稅就會擴大到進口低價商品。

政府表示:
一個公平和堅韌的稅收制度,需要確保本地企業與海外同行能夠公平競爭。
隨著新加坡電子商務業的增長,這點就變得尤其重要。
消費稅根據進口商品的價格、保費、運費、所有應繳關稅,佣金和其他雜費來計算。

從2023年1月1日起,海外商家通過視訊提供的教育課程、健身課程、輔導服務和遠程醫療服務,也要支付消費稅!
價格漲上去之後,喜歡海淘的新加坡人,花費得自然多了。

以上圖源:8 world
但對比新加坡本地商家更高價格的貨品,似乎想要轉變他們的購物習慣,還是有點困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