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工的人電影版》工地規模玩得更大,李銘順(左圖左)與柯叔元(左圖右),除了要實際操作電焊作業,還得在約10層樓高的鋼樑上走動。(網際網路)
(新加坡訊)在10層樓高處的鋼樑上拍台灣的《做工的人電影版》,阿哥李銘順說:「會腳軟!」
李銘順憑《做工的人》勇奪第56屆台灣電視金鐘獎「迷你劇集最佳男主角」,《做》也獲頒最佳迷你劇集,執導的鄭芬芬贏得最佳迷你劇集導演,台灣男星薛仕凌獲得最佳男配角。好口碑讓電影版順利攝製,也獲選為第11屆新加坡華語電影節的閉幕片。男主角李銘順接受《聯合早報》電訪時說:「拍攝前上了與高空相關的課程,不過還是會腳軟。」
電影版製作規模全面升級,工地規模也玩得更大,並在興建中的台中國際會展中心取景。李銘順飾演的電焊工人「阿祈」在高處鋼樑上玩命演出,雖可見到他帥氣地在高空中工作,但拍攝的前一兩次,他其實腿軟發抖,吃足苦頭。他說:「站的地方大概有10樓高,得在鋼樑上走動,雖然有安全措施,我也沒有懼高症,但還是會腳軟。」

《做工的人電影版》的游安順(右起)、李銘順與薛仕凌老愛盯著「律師」天心的胸部。 (第11屆新加坡華語電影節提供)
電影版的故事拉回影集版的11年前,阿祈(李銘順飾)、阿欽(柯叔元飾)鐵工兄弟檔揮汗上工,與投緣的昌哥(游安順飾)、阿全(薛仕凌飾)逐漸成為相互關照的好友。愛做夢的阿祈希望上實境節目《幸運到誰家》,除了能圓發財夢,也能幫助財務出現問題的兄弟。片中的李銘順也號召一群工人好友組成義工團,齊心協力幫助生活困頓的裁縫老婦完成老屋重建,暖舉令台灣觀眾熱淚盈眶,也寫下好票房。

《做工的人電影版》李銘順(左)與唐浩哲演出父子,有溫馨和搞笑的互動。(第11屆新加坡華語電影節提供)
片中被兒嗆,戲外非嚴父
除了工地兄弟情誼,《做》也是孩子寫給父母的一封情書。李銘順片中與演齣兒子的小傑(唐浩哲飾)有不少互動,有溫馨,也有喜感,小傑有時還會嗆老爸。現實生活中,李銘順與寶貝兒子Zed的互動又如何?李銘順說:「我不嚴肅,會與兒子一起玩一起笑,但兒子不會嗆我。」他會注意兒子的學業,但不會給壓力,「他不用考100分。」他認為孩子怕威嚴父親的時代已經過了,「這樣的父親形象,已落伍了!」

李銘順與范文芳育有寶貝兒子Zed。
為了與劇集區分,李銘順在電影版中有一頭宛如泡麵的鬈髮,他說:「真的去燙,角色本來就比較土,鬈髮有喜感。」他說拍戲期間也頂著鬈髮出門,大家都不會投來異樣眼光,「我年輕時也燙過這樣的髮型,比電影的更卷。這樣的髮型很容易打理,洗完吹乾就可以。」
他片中與其他兄弟老盯著天心的美胸,他說拍攝時有笑場,「情節好笑,我們與天心又熟,拍攝時有些尷尬,但一下子而已。」他說與阿祈性格上相似的是「直爽,容易交朋友,想做什麼就做什麼。」
拍完電影「鏟肉」12公斤
《做》原汁原味放映,有許多閩南語對白,李銘順說有老師先為他上課,「口音不同,我們講閩南話時往上提,台灣往下壓。導演抓得緊,很具挑戰。」
他說拍完《做》劇集後接拍了其他戲劇的中年角色,體重再加3到4公斤,所以在電影版有福相,不過拍完電影已成功鏟肉12公斤,他分享說:「中年人不僅要運動,飲食也要改變,營養要均衡。」
《做》電影版有許多直戳人心的金句,包括「當你真心想要實現一個願望時,全宇宙都會幫助你」「有得選是機會,沒得選是命運」「別人覺得爸爸髒沒關係,重要的是你不這樣覺得就好了」「貓熊才是最衰小的,你知道嗎?貓熊一輩子都拍不出彩色相片」等。李銘順對「有得選是機會,沒得選是命運」頗有共鳴,認為人的出生若不好,但努力去拼,就會變好。
以劇集版拿了視帝,對電影版在爭取獎項方面是否也有期待?李銘順說:「隨緣。有好消息會開心,但拍戲不是為了獎,重要的是大家的認同。」電影有機會在電影節與大家見面,他感到開心,「尤其是很多人看過劇集,我相信他們也會想看電影版。」
(取自YouTube)
《做工的人電影版》5月7日(星期日)晚上7時在嘉華Bugis+放映,李銘順將出席映後交流。
電影節票價15元5角,可透過scff.sg查閱電影節詳情,包括購票方式;電影節論壇則入場免費,只須事先在scff.peatix.com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