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新聞在新加坡媽媽群里飛速傳播,新加坡有一位父親為了孩子的小六會考,選擇辭職專心在家陪孩子備考,而這究竟值不值得。

當這位父親做出這個決定時,就意味著他的職業生涯中斷,對他以後的晉升或者漲薪都非常不利。
通過這則新聞,就讓人聯想到了新加坡一個越來越壯大的群體,來新加坡陪讀的中國媽媽。
這些陪讀媽媽有的放棄原本高薪的工作、近在咫尺的升職機會,未來的職業規劃,以及積攢的人脈,離開了自己的舒適圈,就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很多國內的媽媽是不是都很好奇,為了孩子捨棄了這一切,她們會後悔嗎?
星城媽媽群里有位來新加坡陪讀4年的娃媽說過,我從來沒有後悔我做過的這個決定。在家庭經濟實力能支撐的情況下,我希望我的孩子可以接受不一樣的教育。
即使中國的教育系統有非常多的優點,但是我明白眼界的重要性。見識過世面的孩子,對他人,對世界有清晰地認知。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眼界開闊,落落大方,待人接物有溫度;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自信勇敢,自由獨立,內心堅定有態度。
而眼界是無法通過學校學習來獲取的,需要孩子走出去,自己親自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眼界和認知才會得到不斷地提升。
當初放棄中國的一切來到新加坡,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知道新加坡的教育資源非常好。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孩子的才能在新加坡可以得到最全面的發展。

可能有的人會認為陪讀媽媽捨棄了自己的事業和生活,這種犧牲和奉獻的精神會成為孩子的枷鎖。但事實上,很多陪讀媽媽都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才做出的決定,並不會讓自己的孩子背著這種負擔成長。
之前和一位剛來新加坡半年的陪讀媽媽聊天的時候,她也說過,其實沒有所謂的值不值得和後不後悔,換一種生活方式,我們也得到了另一種快樂。陪讀的這半年就像我的GAP YEAR,我終於能真正地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感受孩子的一點一滴。這對我來說,也是人生中最寶貴的經歷之一。

就像之前提到的,我有幸走出去過,見識到了外面五彩斑斕的世界。我也想讓我的孩子可以體驗更加豐富多彩的生活,提升他們的眼界和見識,讓他們有機會擁有不一樣的成長體驗。這也是我現在能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而且,在新加坡重建社交圈也是很簡單的。隨著新加坡陪讀媽媽群體的壯大,新加坡也聚集了很多從同一個城市或地方來的媽媽。在空閒的周末,陪讀媽媽們就會組織聚餐或者一些休閒活動。有的陪讀媽媽還會組團出國游,距離新加坡非常近的馬來西亞就成為了很多媽媽們休閒度假的首選國家。


總而言之,對現在的陪讀媽媽來說,陪讀已不再是自我犧牲,而是和孩子一起學習和成長的過程。
有一位在新加坡生活了很久的陪讀媽媽說過,陪讀的生活除了給孩子提供幫助,自我提升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讓孩子看到自己也在努力提升和學習,言傳身教的潛在影響也會讓親子關係更加融洽。我見過有些陪讀媽媽會苦練英語,天天泡圖書館,甚至還有陪讀媽媽決定在孩子高中畢業之後,繼續出國讀書。
在孩子面前,她們堅強勇敢、獨當一面。在陪讀的過程中,她們學會了面對困難獨立思考,學會了如何在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里生存和安定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