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永居VS新加坡永居,怎麼選最後才不後悔?
香港&新加坡是東方兩座魅力四射的城市,因為有著太多的相似之處,以致有人將新加坡和香港形容為「雙城記」,凡事都將兩者放在一起作比較。
相信不少考慮香港身份的朋友也多多少少有關注了解過新加坡永居,今天我們就來比較一下二者在各方面的優劣勢,供各位參考選擇。
01 香港永居VS新加坡永居哪裡才是你的宜居之選?
1. 子女教育
新加坡的學校優先錄取公民和永久居民,外國人想讀政府學校必須通過AEIS考試。但其每年通過率不足20%。難度之高可想而知。
其次,學費上的差異。永久居民與國際生的高中學費差距逐年擴大。2020年,外國學生的公立高中學費將達到$1750/月。相比之下,有永居身份的學生只有$460/月。兩者差了將近$1300,一年相差的就是15,600新幣。

圖源 | 網絡
香港永居在這方面的優勢也不遑多讓,香港實行15年義務教育(幼兒園3年+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學生每學期僅需繳納書雜費便可就讀香港公立中小學,享受世界一流的教育資源。
而在申請大學方面,二者在申請國外名校以及通過華僑生聯考入讀內地名校的優勢相差無幾,唯一的區別可能在於申請本地的大學,新加坡本土高校例如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的世界排名要比香港的港中科三大都高,但是香港則在高校數量上碾壓新加坡,香港8大校在QS、THE等排行榜中常年上榜單,但新加坡除上述兩所院校外,沒有其餘院校有世界排名。

在歷年的DSE考試中,香港30-40%的考生都被香港8大校所錄取,而入讀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的新加坡考生僅占全部考生的15%左右,也因此,新加坡的出國留學率要高於香港。
在教育方面,二者各有千秋,算是打成平局。
2. 稅收政策
香港和新加坡都被人們冠以過「避稅天堂」的稱號,兩座城市都以金融業作為主要行業,因此低稅率作為吸引人才、穩固金融中心地位的一種重要手段,是兩座城市發展絕不會變的重要基石。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稅率大概在0-22%,目前新加坡居民納稅人和非居民納稅人適用不同的稅率。
居民納稅人會被按照漸進稅率來徵稅(0%至22%)。應課稅收入,是你的商業/貿易收入,加上任何其他個人收入,然後減去所有可扣除的項目、減免和回扣。

圖源 | pexels
香港適用於個人的標準稅率和適用於非公司實體的利得稅率均為15%,公司利得稅率則為16.5%。
儘管全球許多經濟體正推行減稅政策,但香港採納的所得稅稅率目前仍具有世界競爭力。
香港稅制的另一個重要特點是實行屬地徵收原則。
納稅人僅對源自香港的所得承擔繳納義務,源自香港以外的所得無須繳稅(即使這些所得在域外尚未繳稅)。

圖源 | pexels
對國際投資者而言,雖然源自香港的特許權使用費會產生納稅義務,但稅率僅為4.95%,低於許多避免雙重徵稅協定下適用的特許權使用費稅率。這些扣除有助於減輕公司或其他經濟實體營商的稅收負擔。
兩校比較,香港的稅率相較新加坡略微低上一點,但是二者總體上相差不大。
3. 住房福利
如果說在教育、稅收等領域香港完全不虛新加坡,那在住房這塊新加坡這個「模範生」還真是可以把香港按在地上摩擦。
雖說兩座城市的房價都異常之高,但是新加坡起碼可以住得更加寬敞舒適。
新加坡李顯龍總理提出的「居者有其屋」政策,就是專門利好新加坡公民和PR。組屋只能由公民和永久居民購買,外國人不可以購買。

圖源 | pexels
比起中國動輒上千萬的房子,組屋價格非常便宜,一套5房(三室一廳)130坪的組屋,根據地段價格在30-50萬新幣不等,新加坡PR首付3-5萬新幣就可以在新加坡擁有一套精裝修拎包入住的房子了。而且組屋周邊設施非常齊全,診所、健身房、食閣應有盡有。
而這對應的就是香港的公屋政策,雖然也有,但是香港的公屋多難申請我想大家也應該有所耳聞,而且還有嚴格的收入限制,甚至有人故意不漲薪水,就怕失去公屋的申請資格。

圖源 | pexels
4. 護照免簽政策
今年1月,2023年世界最強護照排名出爐,新加坡連續多年排名第二(香港第19位)。

持新加坡護照可以免簽192個目的地,可自由通行於美國、加拿大、日本和歐盟等眾多國家,並且新加坡公民可以免簽證進入中國大陸。
而香港171個免簽國家/地區的數量還是稍稍遜色新加坡一籌,不過171個免簽目的地也足夠滿足絕大多數人的出行需求了。這種免簽的身份優勢能夠極大地節省時間,全球出行都會非常便利。

圖源 | 香港01
在這一方面,新加坡略勝一籌。
02 香港永居的這些優勢 新加坡羨慕不來
先說結論——離內地近,這就是香港永居對比新加坡永居的最大優勢!
這裡的近不僅指物理意義上的近,更指政策便利以及發展紅利上的近。
一、生活重心仍可在內地
許多通過優才拿到香港身份的申請者其實生活、工作的重心仍舊保留在內地,一方面是因為優才的續簽相對寬鬆,港府所要求的「連續通常性居住」並不一定要求你7年都必須只待在香港。

圖源 | pexels
只要申請人以香港生活為中心,對申請人留港的時間長短是沒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制,這樣的靈活性事實上給予了申請人一定的自由。
另一方面,香港身份待在內地的好處實在是太太太太多了!~
在子女教育這些方面和新加坡永居的差別不大,都是可以輕鬆入讀國際學校以及通過華僑生聯考400分考上985院校等,這些我們就不細說,看看香港身份在內地有哪些新加坡永居享受不到的福利。
1. 個稅補貼15%
2019年6月,廣東省財政廳宣布,對在大灣區工作的境外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其在珠三角九市繳納的個人所得稅已繳稅額超過其按應納稅所得額的15%計算的稅額部分,由珠三角九市人民政府給予財政補貼,該補貼免徵個人所得稅。
以年薪100萬來算,每年可以享受9.5萬元稅收補貼。

圖源 | 文匯報
2. 創業補貼
2021年3月,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公布,對在港澳青年創新創業基地內成功創辦初創企業的港澳青年提供最長3年、每年最高6000元的租金補貼,按1萬元標準給予一次性創業資助。
同時,將港澳青年納入創業擔保貸款重點扶持對象,符合條件的港澳青年可申請最高額度500萬元的貸款並享受貼息支持。
3. 購房(大灣區)
2019年11月,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同意 「惠港16條措施」,當中包括香港居民可在大灣區9市自由購買一套自用房,無需提供居住、學習、工作年限證明。
以深圳為例,非深戶的建設者需要交夠5年的社保才可買一套房,香港居民則無需繳納社保,即可在深圳購置房屋。

圖源 | 攝圖網
擁有香港身份購買大灣區住宅還可申請在香港本地銀行進行按揭,按揭息率方面更以香港最優惠利率按揭計劃(P按)為計算單位,利率低於內地的銀行按揭利率。同時,每月還款將以港幣結算,避免匯率差價的風險。
同樣是30年貸款600萬貸款人民幣(688萬港元),有香港身份在大灣區買房能夠省下接近200萬!
4. 長者津貼
根據香港政府推行的《廣東計劃》和《福建計劃》,已成為香港居民至少7年的人士,如在廣東和福建這兩個省養老,申請人可在無須每年回港的情況下,享受香港政府發放的長者生活津貼。

圖源 | 攝圖網
65歲或以上的長者如滿足相關入息和資產要求,即可申請每月2845港元、3815港元兩檔的生活津貼。
除此之外,70歲及以上申請人還可以額外領取1475港元/月的高齡津貼。
2. 轉回內地戶口方便
許多朋友獲取香港身份的目的都是為了孩子的教育,當這一需求滿足之後,大家還是會關心:我能轉回內地戶口麼?
有這個疑慮的朋友們都不用擔心,內地政府有公開指引:原內地戶口居民轉港澳戶籍之後,可以申請回內地定居(再次拿內地戶口)。

圖源 | 廣州市公安局海珠區分局
我們以廣州市為例
申請條件:
原廣州市戶籍或其他特殊情形港澳居民,自願放棄港澳居民身份,可申請來廣州市定居。
部門:
(一)原廣州市戶籍的由原戶籍地的區公安分局出入境管理部門受理;
(二)其他特殊情形港澳居民由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隊受理。
所需材料:
原廣州市戶籍的港澳居民申請返回廣州市定居,應提交以下材料:
1. 填寫完整的《港澳居民來廣東省定居申請表》(詳看附件)。
2. 廣東省出入境證件數碼相片3張及該相片的《檢測回執》。
3. 申請人香港或者澳門居民身份證和港澳居民來往內地通行證。
4. 住房保障證明
5. 生活保障證明
注意事項:
1. 申請需由申請人(未成年人由監護人)本人到公安機關辦理
2.《批準定居通知書》自簽發之日起180日內有效。香港或者澳門居民未在《批準定居通知書》有效期內辦理落戶手續的,按自動放棄定居處理。仍需辦理定居申請的,需重新向公安機關提出申請並遞交材料。
因為中國允許雙重身份但不承認雙重國籍,所以拿到香港永居之後要換回內地戶口的難度要比新加坡永居低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