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可能沒有意識到,在整個 COVID-19 爆發期間,新加坡政府做出的幾乎每一個關鍵決定都是基於科學證據和數據。但誰提供這些科學證據和數據呢?一起來看看吧
流行病防範和應對研究計劃
新加坡將啟動流行病防範和應對研究計劃,計劃在五年內投入1億美元,彙集來自各個領域的流行病研究專家,進行專項研究以應對未來可能還會爆發的傳染病。
該計劃將由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的Wang Linfa教授主導,國家傳染病中心 (NCID) 的 David Lye 教授協助,組成一個專項研究團隊。
該團隊還包括其他著名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研究人員和校友,如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的副教授Alex Cook;新加坡國立大學設計與工程學院的 Lim Keng Hui 教授、Loh Xian Jun 教授和新加坡國立大學楊潞齡醫學院的 Lisa Ng 教授等。

來源:NUS Facebook
他們專業知識豐厚,在新冠疫情爆發期間,就貢獻了不少專業力量。
專家學者的貢獻
Wang Linfa教授是世界著名的冠狀病毒研究專家,他研究了蝙蝠類病毒20年,被親切地稱為「蝙蝠俠」。他和他的團隊在當地首例確診的 COVID-19 病例發生後的幾天內分離出了 SARS-CoV-2 病毒,這為隨後的 COVID-19 研究奠定了基礎。

來源:NUS Facebook
Lim Keng Hui 教授、Loh Xian Jun 教授、Kang Chang Wei 博士和 Ivan Tan 博士模擬了飛沫傳播的飛行軌跡。這對我們在劇院、會議廳、航班和公共運輸等場所應用SMMs起到作用。
副教授 Barnaby Young 和 Lisa Ng 教授表明,病毒載量會在症狀出現幾天後下降到相對較低的水平,表明沒有傳染性。這使我們能夠轉向基於持續時間而不是基於測試結果的出院政策。

來源:NUS Facebook
Alex Cook 教授提供了對 COVID-19 疾病軌跡的預測,結果與實際觀察到的比率非常接近。通過他的研究,可以提前預測新加坡的醫療保健能力是否充足,以及是否會面臨壓力。
David Lye 教授將新加坡列入全球 COVID-19 臨床試驗地點的地圖,這使我們能夠及早獲得治療藥物。
這些研究對建立流行病防範和應對研究計劃幫助很大。通過資源整合,我們將進一步建立科學的專業知識,新加坡也將為未來的流行病做出更好的準備。

來源:NUS Facebook
研究目的
衛生部長王乙康表示,從Covid-19中我們獲得了很多應對流行病的經驗,新加坡將進一步加強準備,以應對未來其他的傳染病爆發的可能,而流行病防範和應對研究計劃將是關鍵舉措之一。
他說,從2003年新加坡爆發了一次急性呼吸系統綜合症流行病以來,我們一直在做流行病相關方面的研究,但面對流行病的反應能力仍然不佳。

來源:海峽時報
從Covid-19爆發以來,醫學研究者從第一位新冠肺炎患者身上提取出病毒樣本,總共花了三天時間才完成病毒分離和病毒序列分析。雖然從醫學研究上講,這個時間已經很短了,但對於新冠這種急劇傳播性的病毒來說,研究時間還是不夠迅速。
衛生部首席健康科學家Tan教授說,速度真的很關鍵,這也是開展這項研究的原因——提升應對流行病的醫學反應速度。
與此同時,研究水平的提升可以實現許多「中間」目標,例如有助於更好地發現未來流行病出現的威脅信號,或是應對其他傳播性較小的傳染病。

來源:海峽時報
在國際上,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 20 種可能會傳染給人類並引起廣泛傳播的病毒。新加坡可能會對其中的一兩個病毒進行深入研究,如果真的爆發類似的病毒,我們更有可能提前做好應對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