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新加坡是移民的必備條件

2023年07月01日   •   3420次閱讀

據《2022年人口簡報》里數據顯示,2022年,獲得新加坡公民人數達到2萬3100人,永久居民PR人數則漲到了3萬4500人。新移民如何融入新加坡社會是政府十分在意的,甚至是移民的必備條件之。

新加坡公民申請到底看什麼?

尚穆根表示,政府會考量一系列因素來評估公民權申請,其中包括申請者是否有能力對新加坡作出貢獻、申請者或其企業在新加坡創造的就業機會、申請者擁有的特殊技能、申請者是否有新加坡籍家人、是否能融入新加坡社會,以及在新加坡紮根的決心。

同時,針對不同的申請者,具體評估條件也會作出調整。

早在今年2月27日的國會上,新加坡兩黨代表就已經以新移民申請標準是否應該公開、透明進行了「battle」。

以下內容為畢丹星發言英文原文翻譯整理: 「新加坡政府很清楚想要什麼樣的新移民。我們要那些真正了解新加坡,高度接納新加坡生活方式的人。我們想要那些已經在新加坡以永久居民身份生活了一段時間,向我們證明已融入新加坡的人。」

「新加坡人不要那些不想生活在這裡的新移民,他們只看重新加坡護照的強大與便利,以及新加坡擁有安全穩定的環境,有利於他們的資產和財富。我們不要那些不願意讓兒子參與國民服役的新移民,更沒有人想要那些將入籍新加坡作為移民其他國家的踏板的新移民。」

新移民在新加坡的融入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儘管新加坡一直致力於加強多元種族主義,但並非所有新移民都覺得有必要融入新加坡人的圈子,因為他們在自己的社交圈裡非常自在。這引發了人們對現有融入架構的有效性的質疑。哈莉瑪總統就提出了,我們必須仔細檢視現有架構是否能夠有效地融合移民。這不僅是一個社會問題,也是一個政策問題,需要綜合考慮各種因素,以確保新移民能夠適應和融入新加坡的多元文化。

哈莉瑪提醒重視多元文化融合,促進外來人才融入社會。

哈莉瑪在新加坡政策研究所成立35周年慶祝晚宴上發表講話,重新審視了2017年宣誓就任總統時勾勒的三個共同價值觀,即多元種族主義、唯才是用和盡責管理,並反思了現狀。

她強調外來人才融入本地社會對保障社會和諧至關重要,需要探討如何改善兩極分化和不滿情緒發酵的情況。同時,她提醒我們不應忽視不同移民時期的差異,有些新移民並不認為有必要與新加坡人融合共處。當然,哈莉瑪還談到了多元種族主義所面臨的威脅,如激進主義、極端主義和身份認同政治等。

她強調,雖然新加坡是一個小而開放的經濟體,但要讓外來人才融入本地社會是至關重要的。此外,哈莉瑪還提到了建國初期移民之間的共同身份認同感,她指出,雖然我們經常自我肯定地認為我們可以寬容地應對與新移民共存的挑戰,但人們越來越擔心,並非所有新移民都認為有必要與新加坡人融合共處,因為他們能過得相當好,在自己的專屬社交圈裡非常自在。

新加坡是一個多元文化的國家,其成功的融合新移民的方法值得借鑑。

以下是一些常見的方法:

1. 教育:新加坡的教育系統注重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意識,包括通過教授多種語言和文化來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2. 公共政策:新加坡的政府採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鼓勵新移民融入社會,例如為他們提供語言培訓、職業培訓和社區服務等。

3. 社區參與:新加坡的社區組織鼓勵新移民參與各種社區活動,例如運動會、文化節等,以促進社交和文化交流。

4. 政治意願:新加坡政府明確表達了融合新移民的決心,採取了積極的政策來促進多元文化的發展,包括加強反歧視法律的實施,保護少數族裔的權益等。

總體來說,新加坡的融合新移民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包括教育、政策、社區參與和政治意願等。這些措施有助於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尊重,從而實現社會的和諧和穩定。

針對此事,大家有什麼看法呢?

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