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MOM發布了《2022年勞動力預估報告》,報告中指出,2022年,新加坡的月薪中位數達到了5,070新元(約人民幣2.5萬元),較往年增加了2.1%。同時,在畢業生就業調查中,NTU商業與計算機雙學位專業的畢業生平均月收入最高,平均月收入已經達到6578新元。
12月1日,新加坡人力部(MOM)發布了《2022年勞動力預估報告》(Labour Force in Singapore Advance Release 2022)。報告數據主要來源於2022年年中進行的勞動力調查,結果顯示,2022年,新加坡月薪中位數已經達到了5,070新元。

行色匆匆的上班族,來源:聯合早報
當前報告時預先發布的主要調查結果,完整版數據報告將於2023年1月底由人力部 (MOM) 人力研究和統計部發布。
就業形勢穩中向好
2022年,新加坡常駐勞動力繼續改善,15歲及以上者就業率已經達到67.5%,高於疫情發生前的65.2%(2019年6月),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成員國中排名第三。各職業群體失業率均有所下降,勞動力利用不足的情況也有所改善,均達到疫情前水平。

新加坡收入後20%中位數與收入中位數差距,來源:聯合早報
在失業率改善方面,2022年,新加坡PMET(professionals, managers, executives and technicians,直譯為「專業人士、經理、執行人員、技師類員工)人員的失業率從3.4%下降到2.6%,非PMET類員工的失業率從5.1%下降到4.4%。
居民對於新加坡就業形勢也逐漸秉持樂觀態度,數據表明,2022年,對找工作感到灰心的人數量從2021年的0.5%下降到2022年的0.4%。
在月薪方面,2022年,本地全職居民的名義收入中位數達到了5,070新元,相比於2021年的4,680新元,增加了8.3%,即便計入通脹,實際增長也有2.1%,高於去年的0.9%。此外,低收入雇員的收入和中位數相比的差距也縮減至18年來最小。
人力部長兼貿工部第二部長陳詩龍在臉書上表示:「儘管勞動市場有所改善,經濟仍可能受到通脹和地緣政治的影響。我們會繼續密切留意發展,隨時準備為有需要的公司和雇員提供協助。我敦促所有人的轉型中充分利用政府計劃,建立具有可持續工資增長和彈性的勞動隊伍。」
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向好
每年,新加坡高校都會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調查總結,這些數據在同學們在發展方向的選擇上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以及新躍社科大學聯合發布的畢業生就業調查顯示,畢業生的就業前景相比於往年更好。
在就業率方面,包括兼職和自由工作者在內,有94.4%的畢業生在畢業後半年內找到工作,相比於上一年的的93.6%上升0.8個百分點。

新加坡畢業生就業數據,來源:CNA
同時,投身自由業的學生比例達到1.7%,比上年高出0.2個百分點。
在11200名參與調查的求職者和已經受僱的畢業生中,在畢業後半年內找到全職工作的人從前年的69.8%增至去年的84%,這個數據是過去四年來的新高。
畢業生起薪上漲
從數據來看,應屆生總體薪資也在逐漸上漲,已經達到3800新元,比上年增加100新元,其中,新加坡管理大學(SMU)畢業生的月薪平均數和中位數均創新高,分別達到了4358新元以及4000新元。

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數據,來源:CNA
不同專業的平均薪資也不同,從專業來看,商科、計算機、法學成功登上畢業生薪資排名TOP3,具體排名(分先後)如下:
NTU:商業和計算機工程/計算雙學位
NUS:計算機學士(計算機科學)
NUS:法學學士
NUS:理學學士(商業分析)
NUS:工商管理學士
NUS:計算機工程
SMU:法律
NTU:藥物
NUS:計算機學士(信息系統)
NTU:會計和商業
相對而言,商科和計算機作為熱門領域,在就業數據上表現良好,而藝術、設計和傳媒在就業市場上的表現則沒那麼強勢。
